文档介绍:生态特色食品产业
(一)产业范围
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主要是茶叶制品、 天然饮用水、 调味品、肉制品、粮油制品、
果蔬食品、软饮料、乳制品、刺梨制品、核桃制品、竹笋制品、食用菌制品、石斛、酸汤等特色食品加工业。按环境影响特征可分为种植类、养殖类和加工类。
(二)产业现状及环境影响
、养殖类
主要是原材料生产基地农业面源污染, 农作物秸秆及农药、 化肥、农膜等废弃物堆存、
焚烧产生的污染; 畜禽养殖粪污排量大, 大量畜禽粪便污水未经处理或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
入水体,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畜禽粪便综合利用途径及措施较难实施, 大量粪便堆存产生
有害物质和恶臭气体排放,同时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菌类灭菌、烘干、油辣椒炒制等过程中需要使用热源,应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如需使
用燃煤锅炉的, 需采取烟气净化措施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粮油、油制辣椒生产工序中产生的
大量油烟,同时在炒制时产生大量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有机物( VOCs ,主要是醛、酮、烃、
脂肪酸、醇、芳香族化合物、酯、内酯、杂环化合物等污染物) ,油制辣椒生产过程中还会
产生辣椒素等刺激性异味, 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大, 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另外,
油制辣椒生产工序会产生原料清洗废水、瓶子清洗废水等。
天然饮用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水处理设备浓缩排水、 水处理设备反冲洗废水和桶 (瓶)
冲洗废水;同时,会产生废过滤填料、废活性炭和废过滤组件等固体废物。
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蒸煮废水、原辅料解冻清洗废水、检验室废水、生产区地面
及设备清洗废水等。
菌类等食品生产加工会产生大量废弃菌棒及食品固废,固废乱扔的现象大量存在。
鲜牛奶生产工艺主要有过滤灭菌、脱气、冷却离心、过滤均质、杀菌、冷却、过滤灭
菌、灌装封口、出货。酸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有过滤灭菌、脱气、冷却离心、混料、水化、
过滤、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搅拌发酵、冷却、搅拌、灌装封口、出货。所有加热环节均
使用锅炉蒸汽。 生产废水主要是少量废乳制品次品,设备清洗废水,纯水制备尾水。外包装
需要进行喷墨打印, 会产生有机废气。 厌氧发酵会产生发酵废气。 废油墨及其包装废物属于
危险废物。
(三)环境准入及要求
、养殖类
项目应符合相关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与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土地
利用规划、 城乡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等规划相协调,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环评、 “三线一单 ”、生态红线管控等要求。
重点关注生态环境容量, 盯准鸡、 生猪、肉牛、肉羊,要分析清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针对性地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切实推进产业生态化, 加快构建贵州省生态循环畜牧业。
项目选址不在当地划定的禁止养殖区域。当地未划定禁止养殖区域的,禁止在下列区
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 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2)自然保护区;
(3)城镇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
的禁养区域;(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