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梳理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
本册教材基本结构与四年级上册教材一致:以专题形式 组织教材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 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 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八个 专题依次: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 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 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 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 多彩。8篇选读课文,内容基本与单元对应,本学期仍按课 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阅读。
教学本册教材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是:
认字200,会写200;累计认字2600个,会写2000 个左右。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 如查字典)。提高汉字书写的速度。
会使用字典、词典。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 毛笔临摹字帖。
3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养成好的默读习 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到了
四年级,应该训练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理解含义深刻的 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人物 形象和语言。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片段,诵读优秀诗文。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 要有一定的量的要求(课程
标准提出,中年级的阅读字数总量不少于40万字,教科 书在第八组向学生推荐了《伊索寓言》《西游记》和其他寓 言故事、民间故事,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新课标第一 网
听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 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园地五、六中的 口语交际和习作,将口头表达和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作为 一项训练内容。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把 内容写清楚、写具体。能修
改。
能在综合活动中,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初步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进
行整理与运用。
每个专题的重点及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组:
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它虽然是选取有 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 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 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 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 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
《古诗词三首》,要求背诵、默写,了解诗词的意思并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词”这种文学形式,是学生在教材中 第一次接触,教师可以讲讲词与古诗的不同。教材中选的《忆 江南》是白居易同题词的其中一首,另外的两首可以让学生 搜集,也可由老师告诉学生,但不作为学习要求。选做题可 在第一课时进行布置,第二课时课文上完后再进行交流。
《桂林山水》,作者采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 为一体的方法来描写桂林山水。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 解,要结合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和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 生边想象画面边去体会;还要学习“把 比作 ”的形 象的描写方法,发现排比句式的主要特点。这是本组课文的 一个训练点,在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明确提了出来。这 里不必教给学生专门的术语,只要求学生了解和体会这些用 法,比如,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桂
林的水真静啊,静得……桂林的水真清啊,清得……”。在 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对身边一两处景 物的描述中。阅读链接中的短文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拓展学 习,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并能从中感受到漓江江水的特点即 可。
《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让学生了解作者游览过程中 的所见、所感。学叙的方法,初步了 解有详有略的叙述方法。在阅读中还要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 3题,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感受作 者遣词造句的特点。
《七月的天山》,在写法上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体现 了一步一景的描写方法。作者抓住七月的天山雪峰、飞溅的 雪水、原始森林和天山深处的野花来展现天山的美,这些特 点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课文中许多优美的 比喻句子,可以让学生抄下来。(虽然略读课文强调粗知大 意,在词句训练方面一般不作过高要求,但有些略读课文, 适合摘抄、仿写或拓展的练习,在教学中仍可灵活处理,如 三上的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口语交际是“走,我们去春游”。这个交际的侧重点是 对春游活动的策划,要求学生在策划中进行语言的交流。学 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