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doc

格式:doc   大小:10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doc

上传人:gooddoubi 2021/12/9 文件大小:1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九.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要点导学]
1.实验原理
图12—9—1
(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路端电压U=E-Ir,改变外电阻R,测得多组U、I,代入公式可求得多组E、r数值,取其平均值作为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原理如图12—9—1所示。
E r
S
R
图12—9—3
V
A
E r
S
R
图12—9—2
(2)由公式E=U+Ir可得E=IR+Ir,改变外电阻R可得到多组I、r,代入公式可得多组E、r的数值,取其平均值作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原理如图12—9—2所示。
(3)由公式E=U+Ir可得E=U+r,改变外电阻R可得到多组U、r,代入公式可得多组E、r的数值,取其平均值作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原理如图12—9—3所示。
2.实验方法
图12—9—4
利用水果电池或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做实验效果较好,因为它们的内阻较大。
3.数据处理
公式U=E-Ir对于一定的电池来说E,r是常量,可将U、I看做一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它的U—I图象是一条直线;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定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象,如图12—9—4所示,直线跟纵轴的交点即为电动势E值,直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电阻r的值。
4.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
(2)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较严重,电动势E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 A, A,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读电表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3)在画U-I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不予考虑。这样,就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的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
(4)干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U的变化也较小,即不会比电动势小很多,这时,在画U-I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必须从零开始),但这时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不过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照样还是电源的内阻。
5.误差分析
(1)第一种实验电路(图12—9——1))
U=E-Ir中的I是通过电源的电流,U是电源两端电压;本实验用图12—9—1所示的电路是存在系统误差的,这是由于电压表分流IV,使电流表示数I测小于电池的输出电流I真。
∵I真=I测+IV,而,U越大,IV越大,U趋于零时,IV也趋于零。
∴它们的关系可用图12—9—5表示,测量图线为AB,真实图线为A/B。由图线可以看出r和E的测量值都小于真实值,即r测<r真,E测<E真。
(2)第二种实验电路(图12—9—6所示)
图12—9—7
I
U
E
U1
U2
I1
I2
△U
I测
I真
第二种实验电路如图12—9—6所示,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所以U真=U测+UA=U测+IRA,RA为电流表的内阻。这样在U—I图线上对应每一个I应加上一修正值△U=I•RA,由于RA很小,所以在I很小时,△U趋于零,I增大,△U也增大,理论值与测量值的差异如图12—9—7所示。由图可知:E测=E真,r测>r真。(内阻测量误差非常大)
A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