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子宫内膜异位症 (2).ppt

格式:ppt   大小:1,060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子宫内膜异位症 (2).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2/9 文件大小:1.0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子宫内膜异位症 (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 (2)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51页
子宫内膜异位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
共同点:具有生长功能的异位子宫内膜所 致,临床 可并存。
异同点 :对孕激素敏感性不同。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51页
定义:
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EMT),简称内异症。
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51页
病理上呈良性形态学表现,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种植、侵蚀及远处转移能力。
内异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
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疼痛、不孕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疾病特点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51页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51页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51页
育龄期是内异症的高发年龄,76%在25—45岁之间。
25%—35%不孕症患者与此病有关。
妇科手术中有5%—15%患者被发现有内异症存在。
发病率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51页
尚未完全阐明。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在妇科范围内,就是在整个人体当中,也是一个奇特的病理生理现象。为什么一种组织,形态上完全是良性的,却可以离开原属的器官,在盆腔甚至全身各个部位生产发展?50多年来对这个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组织发生学的问题,学者们提出的假说不下十余种,经过时间和实践的验证,主要有以下学说 :
病因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51页
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经期含有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随经血逆流、种植于卵巢、盆腔腹膜——形成盆腔EMS。
医源性种植、先天性子宫畸形者发病率高
多数临床和实验资料均支持这一学说。
病因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51页
淋巴及静脉播散 ——远离盆腔的器官发生EMS,可能就是内膜通过血行和淋巴播散的结果。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都是由胚胎期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化生而来。这些组织在反复受到经血、慢性炎症或持续卵巢激素刺激后,被激活衍化为子宫内膜组织而形成内异症 目前缺乏充分的临床试验证据
病因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