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2013m-08胶体与界面化学-凝胶.pptx

格式:pptx   大小:3,099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3m-08胶体与界面化学-凝胶.pptx

上传人:977562398 2021/12/9 文件大小:3.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3m-08胶体与界面化学-凝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
?
凝胶的概述
第一页,共37页。
Company Logo
2
凝胶是由固液(气)两相构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其中分散相粒子(胶体粒子、某些分散相较小的粗分散体系中的固体粒子和高分子溶液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结形成的固体或半固体。
凝胶在有机体的组成中占重要地位,人体内的肌肉、皮肤、细胞膜、血管壁以及毛发、指
甲、软骨等都可看作是凝胶。
第二页,共37页。
3
凝胶不同于通常的沉淀
沉淀是分散相粒子从分散介质中沉降出来,很明显地分为固-液两相。
而凝胶中却带有大量或全部的分散介质,它们被机械地包藏于具有多孔结构的凝胶的孔洞中。
第三页,共37页。
4
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在网状结构中,介质被包围在网眼中间,不能自由流动,因而形成半固体。由于构成网架的高分子化合物或线性胶粒仍具有一定的柔顺性,所以整个凝胶也具有一定的弹性。
凝胶形成的原因:
第四页,共37页。
5
凝胶分类
弹性凝胶:
由高分子化合物形成骨架,弹性好,外力作用变形后可恢复原状,释出分散介质后常可重新吸收同种液体而膨胀,故又称为可逆凝胶。如明胶水凝胶
刚性凝胶:
由无机粒子形成骨架,刚性大,较脆,易破碎,失去液体分散介质后多形成孔性干凝胶,骨架基本不变。
成为干凝胶后,一般不能再吸收溶剂重新变为凝胶,这是不可逆的,故又称为不可逆凝胶。如硅胶
按分散颗 粒的性质分类
第五页,共37页。
6
球形粒子联结成的串珠状网架结构SiO2
片状或棒状粒子搭成的网架结构V2O5
范德华力,最不牢固,质脆,易破碎
线型大分子构成的凝胶,局部成有序微晶区结构,如明胶
可吸收溶剂,无限膨胀,直至溶解

结构最稳定,有限膨胀
凝胶分类
按网络结构分类
第六页,共37页。
7
形成凝胶的条件
其次与浓度、温度、时间等有关。浓度越大,温度越低,放置时间的延长等都能促进凝胶的形成。
首要的决定条件:
高分子或胶粒必须具有线形结构。
第七页,共37页。
8
制备凝胶的方法
形成凝胶主要有两种途径:即分散法和凝聚法
分散法较容易,如某些固态聚合物吸收适宜的溶剂后,体积膨胀,粒子分散而形成凝胶。
凝聚法是使溶液或溶胶在适当条件下,使分散颗粒相联而形成凝胶,这一过程称为胶凝。
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法使胶凝过程得以发生:
第八页,共37页。
9
(1)改变温度:利用升降温度使系统形成凝胶。
(2)转换溶剂:用分散相溶解度较小的溶剂替换溶胶中原有的溶剂,可以使系统发生胶凝。
(3)加入电解质:加入大量电解质(盐类),则可以引起胶凝,这与盐析效应有关。
引起胶凝的主要是负离子,其影响大小依次为:
(4)化学反应:利用化学反应生成不溶物时,若控制反应条件,则可以形成凝胶。
第九页,共37页。
10
(1)膨胀作用:也称为溶胀作用
“湿木裂石”
凝胶对液体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膨胀作用指凝胶在液体或蒸气中吸收这些液体或蒸气时,使自身质量、体积增加的作用。膨胀作用是弹性凝胶所特有的性质。
膨胀度
膨胀速度
两个主要参数:
凝胶性质
第十页,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