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去脾湿的常识.doc

格式:doc   大小:4,27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去脾湿的常识.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12/9 文件大小:4.1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去脾湿的常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去脾湿的常识
LT
去脾湿的常识
舌头肿了很长时间,舌边有齿痕,看过中医说是脾湿所导致。请问大夫吃什么中成药可以治疗,吃什么食物能去除脾湿呢?中医告诉我吃辣椒,可我不能吃。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齿痕舌主病: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丙型: (
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 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脾湿脾虚的症状,如何调养脾湿

脾脏在人体脏器中具有:喜燥恶湿的特性。如果湿邪犯脾,就会引发一些消化道疾病。下面我们看看脾湿脾虚的症状都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及时作出判断,并且有效调养脾湿。

脾湿症状:饮食减少、脘痞、大便溏薄,食油腻易腹泻,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证。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语言低微,痰多质稠,舌质淡,苔薄腻或白腻,脉象细软。
  (1)起居。
1.  注意腹部保暖。兜肚的作用:上护脾,下护胞宫,中护肚脐。
2.  避免久住湿地。脾怕湿。
3.  坚强肌肉锻炼,减少脂肪量。有氧和无养相结合,减肥和塑形相结合。肌肉锻炼起来,整个能量代谢就流畅很多,它会消耗的干干净净。
4.  避免久坐。姿势不端正,伤肌肉,脾主肌肉,所以久坐也伤脾。
5.  不要伤肝。伤肝变伤脾。归脾丸——针对脾虚,气血不足。治疗过度思虑,劳伤心脾。症状:无食欲、面黄、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涣散、腹泻。
 
(2)饮食。
1.  不要暴饮暴食,三餐按时,早餐一定要吃。
2.  不要吃太热太冻食物。过热坏食道,过冻伤脾脏。把握原则是“热无灼唇,凉无冰齿”。
3.  科学进补。进补要问脾。要补可以,但先要问问脾同不同意,能不能受得了。如果没有消化不良,舌苔老是干干净净,大便老是畅畅通通,那就没问题。1、最好的载体——粥。 2. 最认可的烹调状态——炖、蒸、熬、慢火焖,煲。3、最讨厌的烹调状态——煎、烤、炸、烧、膨。

(3)药物。
1、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
2、香砂养胃丸和陈夏二君丸。
3、去脾湿化痰的“二陈汤”——陈皮,陈半夏。
4、补脾胃的食物。山药、薏米、陈皮、南瓜、莲子、猪肚。
5、去脾湿的食物。赤小豆、鲫鱼、薏仁、白萝卜。
4、少用清热解毒、抗生素、滋补阴柔的药物。夏季应对上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