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中医药理论.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药理论.doc

上传人:xxj165868 2016/7/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药理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试述肺主宣发肃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宣发有三: ①通过肺排出体内的浊气。②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散布于全身,外达于皮毛。③宣发卫气,调节腠理的开合,将津液的代谢产物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肃降亦有三: ①通过肺气的下降作用,能充分吸入自然界的清气②将吸入的清气和有脾转输至肺的津液,水谷精微向下布散③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洁净 2、试述痰饮的含义及其致病特点。痰和饮都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 较清稀的称为饮。致病特点: ①阻滞气机运行②影响水液代谢③易于蒙蔽心神④致病范围广,变化多端 3、试述瘀血的含义及其致病特点。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 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 或血运不畅, 阻滞于静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瘀血。致病特点: ①易于阻滞气机②影响血脉运行③影响新血生成④部位固定,病证繁多,包括: 疼痛,肿块,出血等。 4、气的功能及分类。功能: ①推动②温煦③防御④固摄⑤气化⑥营养分类: ①元气: 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调节和激发脏腑, 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②宗气: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种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结合而成。其作用有二:上出喉咙,有促进肺司呼吸的作用;贯通心脉,以推动气血的运行。③营气: 血脉中有营养作用的气, 来自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的精华部分所化生。是血液的组成部分,也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必需的物质基础。④卫气:来自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活力最强,卫外最有力的部分组成。功能: 护卫肌表, 抗御外邪; 温煦脏腑, 润泽皮毛; 调节肌腠开合, 控制汗液排泄, 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中药学复****题 1 、何为中药的七情,试举例说明。(1 )单行:指两味药配伍后,各自独行其是,互不影响临床效应的配伍关系。例:神曲和连翘,治饮食积滞而发热者,神曲消食,连翘清热。(2 )相须: 指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增强某种或某几种的治疗效应。例:麻黄和桂枝,能明显增强发散风寒的(发汗)的治疗效应。(3 )相使: 指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以一味药物为主,另一药物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要的疗效。例: 半夏与陈皮, 二药配合治疗湿痰咳嗽, 半夏为主, 陈皮能提高半夏的燥湿化痰止咳之力。(4 )相畏:指一味药物的毒副效应能被另一味药物降低或消除。例:生半夏与生姜,生半夏的毒副效应能被生姜降低,故生半夏畏生姜。(5 )相杀:指一味药物能降低或消除另一味药物的毒副效应。例:生姜和生半夏,生姜能降低生半夏的毒副效应,故生姜杀生半夏的毒。(6 )相恶:指以为药物的某种或某几种治疗作用会被另一种药物削弱或解除。例: 黄芩和生姜, 黄芩清肺胃热, 生姜温肺胃, 二者配合用于肺热证或者胃热证, 黄芩清肺胃的治疗作用能被生姜削弱,故黄芩恶生姜,反之亦然。(7 )相反:指两药合用后,能增强原有的毒副效应,或产生新的毒副作用。例:乌头和半夏,乌头大毒,和有毒的半夏同用, 可增强毒副效应。 2 、试述清热药的分类,每类药的适应证及代表药物。(1 )清热泻***:清泄气分或脏腑热邪为主要作用,主治温病气分证或脏腑实热证。代表药物:石膏,知母(2 )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主治湿热病证< 暑湿与湿温证,脾胃湿热证,肝胆湿热黄疸证,大肠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