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9
文档名称:

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算】.ppt

格式:ppt   大小:7,388KB   页数:10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算】.ppt

上传人:wuxilove 2021/12/10 文件大小:7.2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量计算】.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工程概预算
第六章 工程量计算
第一节 工程量概述
一、工程量的概念和作用
1、工程量的含义
工程量是指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表示的各个具体分部分项工程细目的数量(实物量)。
2、工程量的作用
(1)工程量是确定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
准确计算工程量、才能正确计算定额直接费、才能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2)是施工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排作业进度、组织材料供应计划、进行统计工作和实现经济核算
(3)是业主管理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
编制建设计划、筹集资金、安排工程价款的拨付和结算、进行财务管理和核算
m、m2、m3、t、kg
台、套、樘、个等
二、工程量计算的依据和一般原则
1、计算工程量的依据
(1)经审定的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说明
(2)工程量计算规则
(3)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4)经审定的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文件
2、计算工程量的一般原则
(1).工程量计算必须与定额规定一致
①项目的划分必须与定额相一致
②计算单位必须与定额计量单位相一致
③计算规则必须与定额规定一致
(2).工程量计算的原始数据和内容必须与设计图相一致
(3).工程量计算的必须准确 (工程量计算过程一般应保留三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力求分层分段计算;注意计算顺序和统筹计算。
三、工程量计算的顺序
为了避免漏算或重复计算,计算工程量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1、单位工程计算顺序
①.按施工的先后顺序计算
即按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次序依次计算的方法。
例如,条形基础施工,一般涉及基槽土方开挖、基础垫层铺设、基础砌筑和基础回填土四个分项工程,上述次序即为四个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故各分项工程量的计算就可按下列次序进行:基槽土方开挖→基础垫层铺设→基础砌筑→基础土方回填
  此方法一般适用于业务较熟练者。
②.按定额项目的顺序计算
按各分项工程于定额中的先后次序依次计算的方法。此方法一般适用于初学者。
2、分项工程计算顺序
①.按顺时针方向计算
即从施工图纸左上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从左向右进行,当计算路线绕图一周后,再重新回到施工图纸左上角的计算方法,如下图所示。
这种方法适用于外墙、外墙基础、地面、天棚、墙面装修等项目。
②.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计算 (例如内墙、内墙基础、间隔墙等各段都互相交错)
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内墙、内墙基础、内墙装修等分项。
③.按构件编号顺序计算 (钢筋混凝土构件、门、窗、 屋架)
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构件、门窗半成品构件等结构构件工程量。
④.按轴线编号顺序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外墙挖地槽、内外墙基础、内外墙砌体、内外墙面装饰等分项。
注:实务操作中,无论采用哪种计算顺序,均应力争不重不漏。
四、统筹法计算工程量
1、统筹法原理的含义
利用统筹法原理计算工程量,是对每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进行分析,依据计算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按先主后次、统筹安排计算程序,从而简化繁琐的计算
实践表明,每个分项工程量计算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都离不开计算“线、面”的基数,它们在整个计算中常常反复多次使用
线——指建筑平面图中内外墙的中心线、外边线和内墙净长线
面——指建筑物的底层建筑面积
2、应用统筹法原理要点
(1)利用基数 连续计算
计算工程量时,有些数据经常重复使用,这些数据称为“基
数”,包括:
外墙中心线:L中=建筑平面图中所有外墙中心线长度之和
有关计算项目有:外墙基地槽,基础垫层,基础砌筑,墙基防潮层,地梁,外墙等
外墙基础挖土:L中×地槽截面
外墙基础垫层:L中×垫层宽×厚
外墙基础砌体:L中×砌体截面面积
外墙砌砖:(L中×高-门窗洞)×厚-圈过梁
外墙混凝土圈梁:L中×圈梁截面面积
内墙净长线:
L内=建筑平面图中所有内墙长度之和
有关计算项目有:内墙基地槽,基础垫层,基础,墙基防潮层,地梁,内墙,墙身抹灰等
内墙基础挖土:L槽×地槽截面(?)
内墙基础垫层:L内×垫层宽×厚
内墙基础砌体:L内×砌体截面面积
内墙砌砖 : (L内×高-门窗洞)×厚-圈过梁
内墙混凝土圈梁:L内×圈梁截面面积
外墙外边线:L外=L中+墙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