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长得最快的淡水鱼.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得最快的淡水鱼.doc

上传人:xnzct26 2021/12/10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得最快的淡水鱼.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 -可修编-
长得最快的淡水鱼——大口鲶
(2021-02-27 13:25:06)

标签:
大口鲶
胡子鲶
网箱
淡水鱼
胸鳍
XX
杂谈
分类:科技 科普 汽车 IT
 大口鲶,又名南方大口鲶、大河鲶、叉口鲶,XX称“鲶巴朗〞,XX叫“洼子〞,是我国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大江河及其附属湖泊中。大口鲶属肉食性鱼类,适应范围广、生长快、个体大,常见个体重4-6千克,最大个体可达50千克。人工饲养,在饵料充足的条件下,当年苖年底可长至2500-3000克,最大个体达5500克,第二年大的可达10千克,第三年15千克,是长得最快的淡水鱼。大口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膄而不腻、肉刺少,不仅是席上佳肴,而且有滋补、益阴、利尿、通乳、治水肿、治白殿风等药用功能,是深受广阔消费者喜欢的一种土著鱼类。1984年开场在池塘人工驯化养殖。到目前,大口鲶已在XX、XX、XX等省市的广为养殖,成为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的一个优质高效品种。
    大口鲶外型与常见的土鲶相似。体表光滑无鳞,富有粘液,俗说“滑得像鲶鱼一样〞。头部宽扁,故又叫扁口鲶鱼,胸腹部短胖,尾部长而侧扁。口大,眼小,口裂末端到达或超过眼中部的下方,牙齿细密锐利,有须两对,15厘米以下的幼魚有须3对,随后脱落。上颌须到达胸鳍基部。背鳍短小,无硬棘;胸鳍有一硬棘,其外缘无明显的锯齿状,但手摸有粗糙感;臀鳍特长并与尾鳍相联;尾鳍小,不对称,上叶长于下叶。体色灰黄或褐色,具有黑色斑点,腹部白色。而土鲶生长较慢,个体小,一般常见个体只200-600克,以天然产量为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土鲶的口裂末端在眼中部的正下方;胸鳍硬棘有明显的锯齿状,手摸有刺手感。养殖者务必分清两者的差异,防止产量不高,养殖失误。但土鲶分布广,数量多,肉味鲜美,同是人们喜欢的日常菜肴。此外,市场上还有胡子鲶、从埃及引进的革胡子鲶、从泰国引进的斑点胡子鲶以及从欧州引进的六须鲶,前三种鱼有4对须,背鳍特长,属胡子鲶科的鱼类。欧州六须鲶有3对须,背鳍有硬棘,后缘呈锯齿状,体色暗黑,都与大口鲶和土鲶显著不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