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蛋白尿的诊治进展
前言
蛋白尿(proteinuria)是肾脏病的一种标志,尿蛋白测定有助于肾脏病的诊断、可预测疾病的变化以及对治疗的反响。
蛋白尿是肾损害的标志物,是肾衰发生开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之一。
蛋白尿与肾功能减退的相关性
蛋白尿严重程度与肾脏病预后有明显的关系
蛋白尿<1g 每年GFR ↓ 3~4ml/min
蛋白尿>3g 每年 GFR ↓ 7~14ml/min
大量蛋白尿 进展至CRF 7年
(不合并高血压,GFR < 60ml/min)
MDRD和REIN研究结果
蛋白尿是糖尿病总体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0
1
2
3
4
5
6
(年)
存活率 (总体死亡率)
正常 (n=191)
微量白蛋白尿 (n=86)
大量白蛋白尿 (n=51)
MA Gall, et al. Diabetes 1995;44:1303-1309
P< 正常 vs. 微量和 大量白蛋白尿
P< 微量 vs. 大量白蛋白尿
正常尿蛋白排泄
安康成人每24 h排泄总蛋白不超过150mg〔其中大约1/3是白蛋白,2/3球蛋白〕。
尿内出现的蛋白主要来自血浆蛋白,另外肾小管也分泌少量蛋白。
蛋白尿的产生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组织构造和肾小管的生理特性有关。另外,血流动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参与因素。
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组织构造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自内向外有3层: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层,这3层构造合称为肾小球的滤过屏障或滤过膜。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属于有孔型内皮细胞,胞体内有大量环形小孔,孔径约为75nm,称为窗孔。内皮细胞膜外表及窗孔周围有一层厚约15nm的多聚阴离子硫酸糖蛋白被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