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四逆汤类方及附子类方(二).doc

格式:doc   大小:4,00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逆汤类方及附子类方(二).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12/11 文件大小:3.9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逆汤类方及附子类方(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逆汤类方及附子类方(二)
LT
四逆汤类方及附子类方(二)
四逆汤类方及附子类方(二)一、四逆汤类方
1、大回阳饮
方源:吴氏经验方
组成:附子、干姜、肉桂、甘草。
功效:回阳救逆,大补元气。
主治:阳虚重症。
2、潜阳封髓丹
方源:郑钦安创立,云南吴氏发挥
组成:附子、肉桂、炙龟板、黄柏、砂仁、龙骨、牡蛎、紫石英、骨碎补、细辛、炒白术、甘草。
功效:扶阳潜阳、镇纳收敛。
主治:阳虚,慢性虚火证。
3、吴萸四逆汤
方源:云南吴氏经验方
组成:附子、干姜、甘草、吴茱萸、炒小茴香、香附子、炒花椒、乌药。
功效:回阳救逆,温肝顺气。
主治:阳虚肝寒证(水寒土湿木郁),脾肾阳虚证加肝气郁结证。
4、急救回阳汤
方源:《医林改错》卷下
组成: 附子24克(大片)党参24克干姜12克 白术12克 甘草9克 桃仁6克(研)红花6克
功效:回阳救逆,活血化瘀。
主治:治霍乱,上吐下泻,转筋,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
5、椒附白通汤
组成:生附子(炒黑)3钱,川椒(炒黑)2钱,淡干姜2钱,葱白3茎,猪胆汁半烧酒杯(去渣后调入)。
(此用仲景白通汤,与许学士椒附汤,合而裁制者也。)
功效:齐通三焦之阳,急驱浊阴。
主治:主治足太阴寒湿,舌白滑,甚则灰,脉迟,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浊阴凝聚,阳伤腹痛,痛甚则肢逆。
摘录:
要点:腹痛、胃脘痛、大便窒塞、舌白滑,甚则灰滑。
叶天士论肾厥:肾厥,由背脊而升。凡冲气攻痛,从背而上者,系督脉主病,治在少阴。从腹而上者,治在厥阴。系冲任主病,或填补阳明。
肾厥汤:附子、干姜、花椒、葫芦巴、半夏、茯苓、姜汁。
椒附苓桂术远汤:花椒、附子、茯苓、桂枝、白术、远志。
以上两方治冲气攻痛,从背而上者。
椒附乌梅大半夏汤:花椒、附子、乌梅、半夏、干姜、人参、
方源:《医学心悟》卷二。
组成:附子、茵陈、白术、 干姜、甘草(炙)、 肉桂(去皮)。
功效:温阳利湿退黄。
组成:阴黄身冷,脉沉细,身如熏黄,小便自利者。
3、温心通方
方源:吴荣祖科研方
组成:附子、肉桂、三七
功效:温阳强心、活血通脉。
主治:阳虚心悸、心痛。
4、洗心汤
方源:《辨证录》卷四。
组成: 附子3克人参30克 茯神30克 半夏15克 陈皮9克 神曲9克 甘草3克 附子3克 菖蒲3克 生枣仁30克
功效:通阳扶正,化痰开窍。
主治:阳虚阴盛,肝郁气滞,痰浊壅积,致患呆病,终日不言不语,不思饮食,忽歌忽笑,洁秽不分,亲疏不辨者。
5、参附汤
方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附子、人参
功效:回阳,益气,救脱。
主治: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现用于心力衰竭见有上述症状者。
方义:参附汤为峻补阳气以救暴脱之剂。除上述主治外,凡大病虚极欲脱,产后或月经暴崩,或痈疡久溃,血脱亡阳等,均可用本方救治。但一见阳气来复,病情稳定,便当辨证调治,不可多服,免纯阳之品过剂,反致助火伤阴耗血。
6、参附龙牡汤
组成:附子、人参、龙骨、牡蛎、炙甘草。
功效:温补心阳,救逆固脱。(潜阳、敛汗,扶正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