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8基1讲《感悟万物——竹的感悟》手册.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8基1讲《感悟万物——竹的感悟》手册.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8基1讲《感悟万物——竹的感悟》手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8 级写作训练第一讲感悟万物——竹的感悟山东潍坊 3A 英语学校于洁丽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托物寓意(抒情、言志)的写作方法。 2 、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和对范文的学****基本掌握托物寓意文章的一般写法。 3 、情感目标:能对竹子的“节”和不畏冷酷环境的大无畏精神肃然起敬, 从而敬仰具有这种品质和精神的人。教学重点: 竹与人生相通点的选取。教学难点: 竹的某些特点与人生感悟的融合。课前准备: 略教具准备:略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什么? (学生回答) 对,还有很多很多东西。一言以蔽之,地球上人与万物共存。这万物有的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我们如果能注意它们,都会在某个方面或多或少得到启发和教育。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悟万物”。 2、过程: 什么叫“感悟”呢?对某种精神、品质或人生哲理有所感触而领悟。那我们为什么要对自然界的万物感悟呢?(学生讨论回答)老师予以总结: (1)各物都有自己存在的空间存在的方式和方法。(2)万物各自有特点,这些特点会在特定的时间给特定的人以启发和教育。(3) 人可以通过某物形象生动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晋人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蓠蓠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我们今天就来享受一下感悟万物的快乐,同时学****这类文章的一般写法。今天就由竹感悟吧。题目叫做《竹的感悟》。(板书) 那么请问同学们, 《竹的感悟》写作的对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对,是竹子。那关键词是什么呢?(回答)对,“感悟”是关键词。以上所进行的就叫审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既然明确了要写竹子,当然就要了解竹子,对竹子的了解就是写作的材料。下一步就是“找材料”。材料从哪里来呢?(学生纷纭)老师肯定并板书,两种渠道: (1)实地考察,调查了解;(2)参阅资料。现在是在课堂上,有时甚至是在考场上,显然不能依靠上述两法。我在这里特别提示同学们:(1)平时多留心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事实证明,语文学****是随时随地进行的。语文实际上就是生活,换言之,生活就是语文。(2)学过的东西要记住。背诵很重要,古诗词背得越多越好,平时注意多读好的读物。提示完毕。现在一起来说一说有关竹子的知识。同学们请举手发言。(学生回答,老师选择板书。板书另有设计。) 以上是竹子本身具有的特点和用途,只具有这样的材料,写出的文章就缺乏风采和韵味,文章就单薄、肤浅,还需要找一些有关竹的文化知识。同学们请打开记忆仓库的大门吧。竹作为“岁寒三友”历来是被文人墨客称颂的,请同学们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和老师提示有以下有关竹的文化材料: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诗) (2)“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刘禹锡) (3)“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 士俗不可医。”(苏轼) 文中有了以上这几方面的内容(不一定全用上) ,那就不同一般了,它会为文章生色,会提高文章的品位。这就是前面所提示的要注意多多背诵佳文妙句的意义。有了丰富的材料,下一步就是写了。“怎么写”最关键。那么,怎么写呢? 首先,从前面所找竹的材料中确定你对竹的哪个(哪些)特点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