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从长三角和珠三角看城市竞争力提升.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长三角和珠三角看城市竞争力提升.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长三角和珠三角看城市竞争力提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长三角和珠三角看城市竞争力提升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发展与转型的态势剖析城市转型、城市战略和城市竞争力是中国城市发展中三位一体的重要问题, 它对中国城市的挑战已经摆在眼前。当前中国城市化中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而其中以竞争态势直接对垒的两极则更为明显, 那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 从这两大三角洲的城市化竞争中可见城市转型和城市竞争力问题在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意义。从市场角度剖析。从市场角度来说,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苏南地区以及渐东北地区共15个城市, 土地面积99678 . 5平方公里, 人口7470 . 55万人( 截至1999年), 国内生产总值为13740亿元。而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在内共计14个县市, 土地面积416 98平方公里, 总人口为2262 . 14万人( 截至1999年), 国内生产总值6439亿元。从几方面数字看,两者都相差一倍以上。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已高过珠江三角洲,这一地区形成的以上海为中心,南京、苏州、杭州、宁波为次中心的城市带,城镇体系等级齐全,城镇规划质量较高。与此相对, 珠江三角洲无论在城镇的规划质量, 布局的合理性, 城市功能的发育方面, 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出过分依赖“香港因素”的特点,市场的辐射性也不如“长三角”。由于地理上的区隔,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历史上就不具有对内地的辐射性。改革开放20 年, 它也一直是以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见长, 对市场的辐射和影响主要在国外而不是国内, 因此它对中国经济上的贡献, 主要表现在出口大省这个角色上。而这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好相反。再从整体经济实力来考察,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有10个位于长江三角洲,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这一地区占了一半。如此具有诱惑力的市场, 自然是任何外来投资者绝对不能忽视的。事实上, 那些由珠江三角洲北上, 或者不去珠江三角洲而直接投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商,绝大多数是奔着这个市场而来的。从人力资源角度剖析。从人才的角度来说,由于珠三角城市过度发展,造成居住环境不好,高级人才不愿意来的状况已由来已久。实际上,东莞以及珠江三角洲的工人,其中绝大多数就是内地的农民,而在内地农村, 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未普及, 就是说, 东莞的工人相当一部分连初中都没有毕业, 其素质可想而知。一项统计数字显示:1999年,上海、浙江、%, 而高等院校、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14 . 9% , 16% , 12 . 7%和14 . 4% ; 而同期广东人口占全国5 . 8% , %,%,%,%%。如果按人均比例来看, 1999年江苏、浙江和上海市每百万人口拥有高校1 . 13所, ,。国家计委国土开发和地区经济研究所的胡勇博士对此评论说:珠江三角洲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高,缺乏知名的研究型院校,与其GDP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排名很不相称。而在吸引外来人才方面,广东省人事厅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负责干部透露:在吸引海外留学人才方面, 目前广东省做得远不如上海, 甚至不如北京。在吸引内地人才方面, 近年来虽然通过高收入吸引了一批, 但同实际需要相比仍然显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