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 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依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规定和规定,由医院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中涉及医疗器械产品安 全,人员,制度,技术规范,设施,环境等安全管理.
第三条、为保证进入临床使用医疗器械 合法,安全,有效,对初次进入我院使用医疗器械严格按照《卫生耗品初次进入我院申购程序》及《医疗设备购买及引进制度》中规定准入;对器械采购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采购规范、入口统一、渠道合法、手续齐全;将医疗器械采购状况及时做好对内公开;对在用设备及耗材每年要进行评价论证,提出意见及时更新。
第四条、对设备及耗材根据《大型设备出入库制度》、《医疗设备维修制度》、《医疗设备报废制度》及《普通医疗器材管理工作制度》规定,作好安装验收、出入库、维护保养及报废管理工作。
第五条、对医疗器械采购,评价,验收等过程中形成报告,合同,评价记录等文献进行建档和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为医疗器械使用寿命周期结束后5年以上.
第六条、对从事医疗器械有关工作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专业学历,技术职称或者通过有关技术培训,并获得资格。
第七条、对医疗器械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从事医疗器械保障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培训,,新技术应用前规范化培训,开展医疗器 械临床使用过程中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等有关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检查评价。
第八条、临床使用科室对医疗器械应当严格遵循产品使用阐明书,技术操作规范和 规程,对产品禁忌症及注意事项应当严格遵守,需向患者阐明事项应当如实告知,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患者。
第九条、发生医疗器械浮现故障,使用科室应当及时停止使用,并告知设备科按规定进行检修;经检修达不到临床使用安全原则医疗器械,不得再用于临床。
第十条、发生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不良反映及安全事件,临床科室应及时解决并上报质控科及委员会,由质控科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药物食品监督管理局。
第十一条、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一次性使用无菌维和部队器械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关于规定,对消毒器械和一 用,按规定可以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并进行效果 监测. 医护人员在使用各类医用耗材时,应当认真核对其规格,型号,消毒或者有效日期等,并进行登记及解决。
第十二条、临床使用大型医用设备,植入与介入类医疗器械名称,核心性技术参数及唯一性标记信息应当记录到病历中
第十三条、制定医疗器械安装,验收(涉及商务,技术,临床)使用中 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
第十四条、对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防止性维护,检测与校准,临床应 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以保证在用设备类医疗器械处在完好与待用状态,保障 所获临床信息质量. 防止性维护方案内容与程序,技术与办法,时间间隔与频率,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医 疗机构实际状况制定
第十五条、在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科室明显位置,公示关于医用设备 重要信息,涉及医疗器械名称,注册证号,规格,生产厂商,启用日期和设备管理人员等内容。
第十六条、遵循医疗器械技术指南和关于国标与规程,定期对医疗 器械使用环境进行测试,评估和维护。
第十七条、对于生命支持设备和重要有关设备,制定相应应急备用方案.
第十八条、医疗器械保障技术服务全过程及其成果均应当真实记录并存入医疗器械 信息档案.
器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目
为了保证器械设备在较长期限内能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诊治功能,最大限度地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得做好器械设备使用管理工作。
二、任务
(1)做好器械设备到货前装机准备工作
器械设备到货前,要做好房屋、电力、水源、空调、排污及关于合同外自行准备配套附件等配套准备工作,以保证器械设备在符合规定环境条件下安家落户。
(2)做好操作人员培训
大型医用设备或是贵重仪器操作人员,应在器械设备到货前,到上级医院或厂方进行使用操作技术培训,应获得操作上岗证或使用资格证书,以便器械设备装机后即可投入使用。
(3)做好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
这一步工作很重要,它关系到订购器械设备与否符合合同规定,其功能和性能指标与否符合理论值并达到最佳状态,也因而关系到器械设备使用寿命。总之,它直接关系到顾客利益。为此,要有组织、有环节、规范化地进行这项工作:
①组织专人开箱验收,并做好原始记录。这一步工作重要是对产品外包装、外观、品种、规格型号、数量等进行核对清点,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