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和护理课件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19页
脑脊液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略带粘性。
_ 无色透明细胞外液
成人总量为110~200ml(平均130ml) _ 平均日产量约520ml
主要由血循环经脑脉络膜丛和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滤过而生成的血浆超滤液(95%在侧脑室形成)
与血浆相比,其蛋白、脂质与钙含量较低,而氯化物、叶酸与镁的含量较高
血、脑脊液、脑之间 _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19页
脑脊液循环 (人体第三循环)通 路
生成——
两半球侧脑室→室间孔(Monro氏孔)→间脑三脑室→经中脑导水管(Sylvius氏管)→ 桥延脑背方四脑室→四脑室外侧孔(Luschka氏孔)、正中孔(Magendie氏孔) →各脑池和脊髓蛛网膜下腔
回吸收——
主要由突入脑上矢状窦的蛛网膜颗粒( Parchioni颗粒,约占80%)和脊髓静脉的蛛网膜绒毛实现
也存在经室管膜、脑和脊髓软膜及沿脑和脊神经鞘入淋巴管和血管周围间隙的少量吸收途径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19页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19页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19页
脑脊液的作用
缓冲外力对脑、脊髓、神经根等的影响
调节颅内压力和平衡脑血流量
充当清除CNS某些新陈代谢产物与毒素的媒介
营养脑神经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19页
脊髓的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以及脑的蛛网膜与软脊膜(软脑膜)之间的缝隙称之为蛛网膜下隙。隙内充满脑脊液,有脑神经根和脊神经根由隙内穿过,临床上可经腰椎穿刺,向此隙内注入麻药麻醉脊神经根,也可向此隙注入治疗药物或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测帮助诊断某些疾病。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19页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
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CSFL)是腰椎术中术后并不少见的并发症。
若处理不当,可造成术区感染、脑脊液囊肿、甚至危 及生命的化脓性脑膜炎等。
硬脊膜破裂的治疗原则:控制脑脊液漏、防止感染、保证切口愈合。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19页
脑脊液漏的观察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19页
腰椎术后注意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
腰椎术后1~5天,若引流出淡红色液体进行性增多,且颜色变浅或转清,病人出现 头痛、头晕等低颅内压症状应考虑脑脊液漏。
若拔除后的切口出现渗液、局部肿胀的时候,要提高警惕,密切观察,报告医生及时更换敷料,必要时应在脑脊液积留部位(波动感明显处)穿刺化验以明确诊断。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