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杀虫剂
第一节、杀虫剂的穿透与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二、杀虫剂的穿透
〔一〕杀虫剂穿透体壁
内表皮
外表皮
上表皮
表皮
蜡层
护蜡层
角质精层
第一节、杀虫剂的穿透与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油水分配系数〔HLB〕:
是指一种溶质在油相与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油水分配系数越小,表示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即溶质的水溶性强;反之,那么表示溶质在油中的溶解
度大,即溶质的亲脂性强。
第一节、杀虫剂的穿透与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二〕药剂穿透昆虫的消化道
昆虫的消化道分为:
前肠:前肠主要用于磨碎和暂时贮存食物。
中肠:中肠具有兴旺的肠壁细胞,是分泌消化
液,水解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
位。
后肠:后肠主要是排泄食物残渣,吸收水分、
无机盐和调节血液渗透压。
第一节、杀虫剂的穿透与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三〕杀虫剂对神经膜的穿透
昆虫神经膜类似生物膜〔包括血脑-屏障〕,物质的非离子局部可以穿过,电解质的离于局部被阻挡在血- 脑屏障的外面。
物质的电离程度与环境的pH值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调节pH值以减少杀虫剂的电离程度,可有效提高神经毒剂类杀虫剂的毒力。
第一节、杀虫剂的穿透与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三、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一〕表皮对农药的截留
当杀虫剂穿透表皮时,上表皮的蜡层和护蜡层会溶解部
分酯溶性成分,并保存下来;而外表皮和内表皮那么能溶
解局部水溶性成分,并保存下来。
〔二〕在血淋巴转运中被其它器官截留
1.马氏管与后肠组成的排泄系统对农药的截留和排泄
马氏管都浸在血液中,以吸收血淋巴中的水分和废物,
转移到后肠,再由直肠排出体外。
2.脂肪体对农药的截留
脂肪体是一种贮存器官,对脂溶性物质的贮存能力特别
强。
第二节、杀虫剂对昆虫的作用机制理论根底
第二节、杀虫剂对昆虫的作用机制理论根底
一、昆虫的神经构造
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的根本单位,由轴突(axon)、树突
(dendrite)和端丛(terminal arborizations)构成。
脊椎动物运动神经元模式图
第二节、杀虫剂对昆虫的作用机制理论根底
二、昆虫神经系统传导神经冲动的机制
〔一〕正常的神经冲动
感觉器官 刺激 生物电 膜电位改变
产生神经冲动 感觉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联系神经 运动神经 神经-肌肉连接点
肌肉或器官对刺激作出反响
第二节、杀虫剂对昆虫的作用机制理论根底
〔二〕轴状突部位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
轴突部位动作电位图解
K+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