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加快我国的商会发展建议.doc

格式:doc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快我国的商会发展建议.doc

上传人:sdnmy78 2016/7/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快我国的商会发展建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页脚. 加快我国商会发展的建议一、加快政府改革与商会建设 1、加快政府职能转换与商会建设从政府职能转换角度来看,以前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简政放权,只是在上下级政府机构之间进行。比如说,市级政府向区级政府放权,区级再向下一级政府放权,实际上权力仍掌握在政府手中。当上级政府感到工作不方便时,就下发文件,把权力收上来,这就必然导致政府机构,“精简-膨胀- 再精简- 再膨胀”。这些经验教训显示,政府职能转换不能再走体制内循环的老路子,也不能在上下级政府间改来改去,它应该由社会中介组织来接管,由社会来进行自我调节与管理。商会就是深具这种职能作用的社会中介组织,政府职能转换需要商会的发展来支持。我们从商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也只有政府职能真正转换了,政府真正把权力交出来了,商会的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政府职能转换的程度有多大,商会的发展可能有多大。从职能对比中我们更可以清楚的看到这点,本该由商会行使的职能如果还在政府手中掌握,那商会的建设就会受到非常大限制。所以商会的发展首先从机制上是依托于政府职能转换的,这是商会发展的前提。想取得商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政府职能转换必须加快。 2、加快实现依法行政与商会建设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和政府行为的法制化不仅是政府职能转换的要求,也是商会健康发展的要求。商会作为民间组织,结社自由和公益事业是其两大基本主题,而作为对民间组织进行规制和管理的法律框架的基本目标也应该是:实现公民的结社自由,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民间组织的法律制度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基本上形成了一套体系,而且这些法律法规也为包括商会在内的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但是法律建设的滞后及行政管理随意性的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民间组织的发展。对于社团管理来说,行政管理的规定占据了有关法律的绝大多数,而对社团的内部组织、财产关系等这类重要的民事问题,法律上极少对其进行规定,这不利于社团在一个稳定的和有灵活性的法律框架下开展活动,以减少其可能发生的纠纷。另外,当社团组织管理中发现某些重要的问题时,政府部门往往是通过行政手段而不是法律手段进行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在“宁可少些,但要好些”的指导思想下,使许多处于发展初期,于社会有益处但尚欠规范的自发的商会被清理整顿掉。例如在我国大城市中从事经商活动的非本地人员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促进商贸活动的开展,以自治、自立、自养为方针,以自我保护、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为目的,陆续组建了商会、同业公会等一批经济性社团,这些社团成立后在协调纠纷、互济互助、行业自律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初步显示出积极作用,在发展地方经济、维护市场秩序和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于法制建设滞后,这些组织以其社团法人的身份开展活动,既未得到有关管理....页眉....页脚. 部门的承认,也未纳入社团管理范围,在不断的“清理整顿”中随时面临着被清理掉的危险。这种情况不仅成为大城市中外来人口管理、服务、联系的一个盲点, 而且还严重制约着这些民间自发的行业性组织的生存发展。可见,商会的发展与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是同步的,它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而政府机构改革就是要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机构工作程序的法制化,这无疑对商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与商会建设政府管理效能既取决于政府管理的水平,也取决于社会自身的质量状况。社会自身的质量状况可以借用“社会资本”、“市民社区”、“公民化水平”这些指标来衡量。一个精干、清廉、高效的政府是同较高的“公民化水平”成正比的。而公民化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由公民意识这个指标来衡量的。公民意识包括公民权利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参与意识。商会的成立就是公民根据宪法赋予的结社自由权利,为了维护行业利益组织起来的,是一定程度上“公民化水平”的体现。代表行业利益的商会就要求通过法律渠道规范政府的运作和维护自身利益, 要求政府实行精干、廉洁和高效。而且,随着行政权力作用的空间和强度的减少以及提高行政效率要求的迫切,商会作为企业的自治组织,其覆盖面必将更加宽广,配置社会资源的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4、加快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与商会建设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是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走向。自20世纪 80年代始,工业化国家开始了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重新检讨政府的社会福利职能和经济职能。作为一个庞大的科层机构,政府难以摆脱官僚主义积弊拖累;政府往往对新的社会需求和发展机会反应迟钝,趋于保守;政府的行为往往受到各种社会势力的牵制;政府体制本身的缺陷,使政府官员缺乏降低成本、增加产出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公共产品供给的操作、实施层面,改革的趋势是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服务推向社会、推向市场,从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