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云集商业模式.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云集商业模式.doc

上传人:vqjyga55 2021/12/1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云集商业模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品文档,仅供学****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过去四年,中国电商界有两大“奇迹”——一个是拼多多;另一个则是云集。
投资界5月3日消息,云集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会员电商第一股”。
回过头来看,云集的崛起,几乎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这个曾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微商军团”成功上市,再次验证了中国电商神话仍在继续。
云集崛起史:
3年交出一组“恐怖”的数据
创立云集之前,肖尚略在电商江湖打拼已久。
2003年淘宝刚刚起步时,肖尚略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叫“小也店”的香水店。在其成功运营下,到了2012年的时候,小也香水以12%的市场份额成为淘宝香水类目的行业第一。
2015年,肖尚略创立了云集,定位为一家由社交驱动的精品会员电商,为会员提供美妆个护、手机数码、母婴玩具、水果生鲜等全品类精选商品。
用户只需要交三百多块钱,就能在平台上开店成为店主。货源由平台提供,不需要花钱囤货,不需要负责发货,只管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做宣传,就能拿到分成。
而且,店主怎么发推广,平台都会在群里提供统一的文案、配图,实时更新,不用更改一个字,直接复制粘贴就行。靠着这种低门槛、轻投入、低风险的模式,云集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户,很多早期做微商的人纷纷转投云集。
短短三年,云集从默默无闻到杀入中国电商第一梯队。这里有一组“恐怖”的数据——
招股书显示,云集平台买家数量2016年、2017年与2018年的数据分别为250万、1690万与2320万;而其付费会员,从2016年的90万,增长到2017年的290万,2018年更是达到了740万。同时,%。
对应的收入更是惊人。招股书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
精品文档,仅供学****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坦率地说,云集的成长速度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作为云集主要的早期投资人,钟鼎资本合伙人孙艳华坦言。“云集是强管控、采销的模式,它从开始主要卖化妆品到商品线不断延伸,模式不断更迭,在这种情况下,云集要持续把商品送抵用户端,还要持续帮用户挑选好的商品,这其实对公司提出的挑战是很大的。”
就这样,当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电商已经没有创业机会的时候,云集悄然崛起了。
模式争议:
一开始,VC将信将疑
然而,在云集狂奔的时候,其模式却一直备受争议。
在很长一段时间,云集被贴上“微商”的标签,其模式一度被外界质疑为传销,甚至VC圈也分成两派——支持者认可其前瞻性,反对者斥之为传销。
2015年,当时资本市场的环境并不好,不少VC机构对云集模式将信将疑。“我和老肖一起在北京‘挨家挨户’地拜访投资人,由东往西从东三环到望京到海淀,非常辛苦。”泰合资本管理合伙人胡文钦回忆。
那时候,胡文钦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向VC机构解释云集的商业模式。在他看来,云集核心的一个点是S2S(Supply Chain to Social),展开来有三方面:
第一,前端极强的社交流量组织能力,消费者在平台上有温度地交流、分享、促进购买,这一层社交温度也是云集区别于传统电商的差异点,这带来了创新的流量组织形态。
第二,后端扎实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