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优选
通过对软件测试中性能测试的初步了解,总结软件性能指标中的几个术语: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吞吐量,性能计数器,TPS,HPS。在使用性能测试工具进展测试时,还会接触到“思考时间〔Think Time〕〞的概念。供以后学习使用。
1、响应时间
根据个人理解,响应时间指的是“系统响应时间〞,定义为应用系统从发出请求开场到客户端接收到响应所消耗的时间。把它作为用户视角的软件性能的主要表达。它包括网络上的传输时间,web效劳器上处理时间,APP效劳器上处理时间,DB效劳器上处理时间,但不包括浏览器上的内容显示时间,即“呈现时间〞,这是因为呈现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端的表现,例如,一台内存缺乏的客户端机器在处理复杂页面的时候,其呈现时间可能就很长,而这并不能说明整个系统的性能。
许多描述性能测试的书或者工具把“响应时间〞定义为“应用系统从请求发出开场到客户端接收到最后一个字节数据所消耗的时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对用户体验来说,可以采用一些技巧在数据尚未完全接收完成时进展呈现来减少用户感受到的响应时间。当然,针对Web 应用的测试〔因为浏览器行为是既定的〕,我们仍然采用后一种定义方式来描述响应时间。
. .
- 优选
关于响应时间,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对客户来说,该值是否能够被承受是带有一定的用户主观色彩,也就是说,响应时间的“长〞和“短〞没有绝对的区别。因此,在进展性能测试时,“合理的响应
时间〞取决于实际的用户需求,而不能依据测试人员自己的设想来决定。
2、最大并发用户数
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从业务的角度来模拟真实的用户,表达的是业务并发用户数,指在同一时间段内系统的用户数量。另一种是从效劳器端承受的压力来考虑,这里的“并发用户数〞指的是同时向效劳器端发出请求的客户数,该概念一般结合并发测试〔Concurrency Testing〕使用,表达的是效劳端承受的最大并发数。
在实际的性能测试中,经常接触到“并发用户数〞、“系统用户数〞和“同时在线用户数〞的概念,下面引用一本书的例子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