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地基加固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524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基加固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12/12 文件大小:3.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基加固施工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基加固施工方案
LT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3标四平路中山北二路下立交 地基加固施工方案
33
上海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四平路中山北二路下立交
地基加固工程




编制:
审定:
审核:

下立交项目部
2008年3月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3标四平路中山北二路下立交 地基加固施工方案
2
上海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依据:
采用设计规范及标准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四平路中山北二路下立交新建工程围护结构施工图》。
四平路中山北二路下立交新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
《***基坑工程施工规程》(SZ-08-2000)
《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J08-61-97)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GJ108-236-199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08-11-1999)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3标四平路中山北二路下立交 地基加固施工方案
3
上海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3标四平路中山北二路下立交 地基加固施工方案
33
上海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1 工程概况
下立交工程概况
四平路、中山北二路下立交工程全长896米,沿四平路由南向北依次穿越路彰武路、国康路、中山北二路及国泰路。下立交涉及的工程范围为:K2+736~K3+632,其中K2+~K3+。
四平路中山北二路下立交以北走向图:
下立交断面示意图:
四平路中山北二路下立交工程主体结构分为敞开段和暗埋段两部分,,暗埋段为现浇矩形结构,敞开段为U形现浇结构。本工程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主体结构使用年限按50年设计。下立交于2007年10月1日进场施工,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地面配套恢复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基坑底板埋深13米左右,垂向设置一~三道钢支撑支护。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3标四平路中山北二路下立交 地基加固施工方案
2
上海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本次施工内容:二重管高压旋喷桩坑底加固、坑外防渗施工。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四平路,周围主要为道路、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区,地势平坦,~。地貌形态单一,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下立交南端毗邻同济大学站北端头井,北至国泰路,沿线建筑物众多。东侧主要有同济新村及欧亚美家具城等建筑;西侧主要为同济大学、白玉兰宾馆、市政设计院大楼以及复旦科技园等建筑;此外下立交工程还将穿越中山北二路高架及走马塘河。
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经详细地质勘察揭露,本下立交属第四系滨海平原古河道地基土沉积层,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土等组成,一般具有成层分布特点。
勘察成果表明,本地段地基土分布有以下特点:
(1)浅部第②3层粉土较为发育,分布稳定,,;其下伏第③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砂层,土质欠均匀,局部夹砂较多,~,④层淤泥质粘土层,分布较稳定,~。
(2)第⑤层分为三个亚层,⑤1-1粘土层、⑤1-2粉质粘土层和⑤1-t砂质粉土层。⑤1-1层分布较为稳定,~;⑤1-2层主要分布在车站最南端东西两侧,从南往西北方向尖灭;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3标四平路中山北二路下立交 地基加固施工方案
2
上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