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歼轰7-word资料(精).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歼轰7-word资料(精).doc

上传人:2104259382 2016/7/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歼轰7-word资料(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装备科技】中国空军歼轰-7 “飞豹”战斗轰炸机介绍资料图:空军型飞豹-A 战斗轰炸机歼轰-7 “飞豹”,对外名称 FBC-1 ,是由我国于 80 年代开始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型战斗轰炸机。该机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 2000 年后其改进型开始装备我空军, 是解放军作战飞机中耀眼的新星。该机由中国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负责研制。目前该机的改型歼轰-7A 具备了全天候、复杂气象下的精确对地攻击能力,正在批量装备部队。 2009 年7月 19 日上午, 一架中国空军的歼轰-7A “飞豹”战斗轰炸机在中俄“和平使命-2009 ”联合演****期间坠机,机上两名飞行员未及跳伞当场死亡。研制背景 1974 年初,中国海军在西沙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取得了击沉击伤敌四艘巡逻艇的战绩, 但也暴露出缺乏海军航空兵空中支援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海航装备的歼击机基本没有对海攻击能力,轰-5 航程较远,又过于老旧不堪重任。因此适合海航使用的新型攻击机成为迫切急需的机型。在 1975 年的军备发展会议上, 军方强烈要求三机部, 现航空工业总公司, 研制一种中程轰炸机以满足未来的作战需求。同时空军的轰-5 、轰-6 速度太慢,无法适应现代高强度作战的要求,而超音速的强-5 航程又太短(1500 千米) ,且载弹量仅有 2000 千克。因此空军也迫切希望拥有兼有战斗机和轰炸机性能的新型飞机。国防科工委根据海空军的要求, 确定关于新歼击轰炸机的战术技术要求, 随即据此要求三机部用一个机型, 装备同种类武器和机载设备, 分别满足海空军的需求。在计划中, 海空军的新歼轰除了作战使用的武器和配备不同外,技术性能基本一致。 1976 年6月, 三机部下属各单位的设计精英云集北京, 被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各自设计方案。沈阳飞机制造厂和南昌飞机制造厂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起先三机部倾向沈阳歼轰-8 方案, 该方案计划在歼-8 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强调对地攻击能力的轻型歼击轰炸机。沈飞以米格-23MC 为基础,改歼-8 机头进气为两侧进气配置,采用新型大推力发动机,在牺牲升限和速度的前提下(由 2000 0米、 M2. 0 下降到 1500 0米和 ) , 增大载弹量(由 2200 千克到 4500 千克) 。同时飞机的航程也提升至 3000 千米以上。南昌厂的强-6 型强击机的设计思想则更加超前。从 60 年代到 70 年代这段时间, 世界航空界非常流行可变翼技术的应用开发,这股潮流对中国航空业也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在强-6 的研发初期,部份科研人员建议在吸取米格-27 ,以及从越南战争获得的 F-111 的精华, 发展我国的下一代歼轰机。其实从 60 年代末开始, 中国唯一具有攻击机制造经验的南昌飞机制造厂, 在总设计师陆孝彭坚持下, 吸收部份米格-23 的设计经验, 已经开始设计单发双座超音速强击机, 作为强-5 和歼-6 的共同后续机。南昌厂确定的强-6 方案, 采用悬臂式变后掠翼设计,机腹进气,装一具最大后推力为 12200 千克的涡扇-6 涡扇发动机。从外形来看,强-6 就像是 F-16 和米格-23 的混合体。但计划采用的涡扇-6 发动机出现了严重的技术瓶颈,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底子薄弱、技术力量不足, 变后掠翼设计所带来的焦点移动与飞机控制矛盾等各种问题无法解决。最终强-6 项目中途夭折。涡扇-9 这时, 苏联已在我边境附近部署了重兵, 高密度大纵深的防空火力网已经建成, 进攻威胁咄咄逼人。在这一严峻形势下, 终于在 1977 年 11 月, 西安 603 所在统一内部争议后, 发表了第三个方案的初步设计:一种具有前线超音速低空突防能力的歼击轰炸机。 603 所确定了传统设计和线传飞行控制技术相结合的路子, 力图使该设计达到更先进的水平。新歼轰的竞争进入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之后歼轰-7 最终确认由西安的 603 所负责研制。据称当时赋予该项目“ 70 工程”代号。之后,海空军因为各自作战对象不同及使用兵器不同,而对飞机座舱布局产生了争论。海军作战目标为各种水面舰艇, 飞行员根据机载电子设备操纵空舰导弹进行攻击, 希望采用类似美国刚服役不久的 F-14 的纵列双座。而空军因其主要面对是苏联地面部队, 希望搞便于两名飞行员协同的并列双座布局。而当时的航空工业不足以搞两种座舱布局, 双方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这一争论一下子占用了三年的宝贵时间。进入 8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 百业待兴。军队建设也不得不为经济建设让路。多项新装备研发计划被迫终止,包括歼-13 ,强-6 等最重要的装备发展项目下马。同期的歼轰-7 也落得个经费削减,进度放缓的地步。 1982 年英阿马岛一战,阿根廷超军旗攻击机发射 AM39 “飞鱼”导弹击毁英国皇家海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这给中国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