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本地通信设计规范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3,770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本地通信设计规范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12/12 文件大小:3.6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本地通信设计规范学习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本地(běndì)通信设计规范
第一页,共29页。
一、总则
二、电缆(diànlǎn)线路设计
三、光缆线路设计
四、电缆(diànlǎn)线路传输设计
第1页/共29页
第二页,共29页。
概述(ɡài shù)
《本地通信工程线路设计规范》(编号YD1537-2005)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即信规部【2006】141号文发布,2006年元月1日开始实行。
本规范是根据原信产部“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精神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006-2003)《本地网电话用户线路工程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包括的内容为:本地通信工程电缆线路设计、光缆线路设计、电缆线路传输设计等内容。
规范包括总则(zǒngzé)等五章26条等内容。
第2页/共29页
第三页,共29页。
一、总则(zǒngzé)
1、适用范围:本地的中继和接入线路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2、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必须贯彻国家通信行业发展和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资源,节约用地、不占和少占良田。执行国家抗震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工程设计必须保证通信网整体通信质量,技术先进(xiānjìn)、经济合理、切合实际、安全可靠。
3、工程设计中必须选用有入网证的电信设备。在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的传输设备必须有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
4、在路权资源受限地区应考虑统一规划、联合建设、资源共享。
第3页/共29页
第四页,共29页。
二、电缆线路(xiànlù)设计
1、电缆线路网
电缆线路网由主干电缆、配线电缆、用户引入线以及电缆线路的管道、杆路、分线设备、交接设备所组成。电缆线路网应在不断地适应局内交换设备容量(róngliàng)的情况下根据对用户可以满足的程度和范围,按电缆出局方向和电缆路由以及配线区,分期分批地逐步建设形成。
用户1
用户
用户n
交换局
交接箱
分线盒
主干电缆
配线电缆
用户引入线
第4页/共29页
第五页,共29页。
、电缆线路网设计(shèjì)原则
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应适当考虑满足年限需要,着眼今后用户发展,确定本工程的电缆容量及路由,使本期以及今后扩建工程技术经济合理。
电缆线路网设计应考虑网络的整体性、通融性、安全灵活、节省投资。适应用户的发展及变动,注意环境美化,使线路逐渐入地。
在同一路由上电缆对数应综合考虑,不易分散设置多条小对数电缆;也不易在原有不合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小对数电缆。
电缆线路建设应保持相对稳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降低成本,满足各种新业务需求。
用户主干电缆的设计应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对用户发展需要的数量、地点和时间进行分析(fēnxī),通过各种技术措施(配线方式、路由、对数、芯线递减点、建筑方式等)使主干电缆构成一个可以灵活调度、芯线使用率高、节省投资、便于发展、利于运营维护的网络。管道主干电缆尽量使用大对数,以提高管孔含线率(某段管群中的线对总数/管孔数)。
第5页/共29页
第六页,共29页。
、电缆线路网设计(shèjì)原则
对与用户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不确定的地区可不纳入本期工程范围,对用户需求确定但不具备工程条件的区域,可将所需线对在本工程考虑,在适当地点预留。
电缆线路网的配线方式以交接配线为主,辅以直通配线和自由配线,不宜采取复接配线。交接配线宜采用一级交接配线,固定交接区。
选定电缆容量时应根据用户的分布及需要,结合电缆系列在充分(chōngfèn)提高芯线使用率的基础上选用电缆容量。
电缆敷设段落
芯线使用率(%)
电话局-交接箱(主干)
85-90
交接箱-分线盒(配线)
50-70
电话局-分线盒(直配)
40-60
第6页/共29页
第七页,共29页。
、电缆线路网设计(shèjì)原则
电缆不易递减的地方:①扩建困难的地区;②有发展的可能,要求线路具有灵活性的地区;③管孔紧张的地段。
分线设备的容量:-,结合标称系列选用。
电缆线序的排列:按分线设备由远而近,线序由小到大排列。
确定电缆线路路由的原则:①考虑网络系统的整体性;②电缆路由短捷安全,施工及维护方便;③充分合理地利用原有设施(shèshī);④扩建时优先使用不同路由
第7页/共29页
第八页,共29页。
、电缆线路网设计(shèj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