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师大第七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课题
数一数
数学第七册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教学情境,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及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读、写。“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少,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具,让学生有所回忆。
1、出示小正体教具:1个、10个、100个、1000个的正方体教具。
2、师小结:以前我们学过,一排是10个,一层是10排,有100个,一个大正方体有10层,有1000个。
二、数一数。
数一数(一)
1、学生观察书本的图,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并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2、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个数,并说一说这个数每个数位上的意义。
数一数(二)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2、让学生思考如何去数这个图形,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
3、然后和同桌交流,并集体交流其方法。
4、教师和学生一起数一数,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引出“十万”这个计数单位。
5、拨一拨。在用计数器拨的过程中,在万位拨到九时,再拨一万时,让学生说说接下来如何拨,加深对“满十进一”的印象。
三、说一说。
师:我们以前学的都是万以内的数,你们见过比万大的数吗?谁来举例说说。
四、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板书设计
数一数
个十百千万
课题
数一数
数学第七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及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
1、认识百万。
在计数器上,在十万上一个一个拨,当拨到九时,让学生思考,再拨一个怎么办?
引出“百万”
读作:一百万写作:100 0000,(为了学生更方便看清有几个0,可以四个数字之后稍微空一下。)
2、认识千万。
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千万。
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一百万一百万的数,十个一百万就是一千万。
3、认识亿。
当学生在千万位上数的时候,当数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教师再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4、认识其他更大的计算单位。
教师继续出示其他的计数单位。
二、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1、让学生说说刚刚学的几个新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师板书:
10个10 0000是100 0000 读作:一百万
10个100 0000是1000 0000 读作:一千万
10个1000 0000是10000 0000 读作:一亿
2、填一填、写一写。
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倍数关系,以及各计数单位与“万”之间的倍数关系。
三、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观察这张数位顺序表,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
2、让学生思考如何去记这张表,有什么决窍?
引导学生理解:四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个级
万、十万、百万、千万:万级
亿、十亿、百亿、千亿:亿级
注:在书写的时候,为了更快地读出此数,在级与级之间稍微空一点点。
四、巩固练习。
1、书本第4页第一题。
本题通过说一说,拨一拨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
2、数一数、说一说。
通过计数单位模型,让学生说出是多少,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
3、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到四千二百万。
通过拨珠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巩固对较大的数的认识,又能进一步理解十位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
4、书本第4、5题。
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抽象的程度上提高了。
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习在遇到“满十进一”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鼓励其借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