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守望麦田.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守望麦田.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守望麦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张腾岳: 大家好, 我们现在是在北京市郊区的中心粮库。在这个粮库当中, 贮存着 25 万吨的小麦,有玉米的原粮。所谓原粮就像是我旁边看到的,就是麦子粒。直接是从麦穗上面被打下来的,那么可能,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麦子粒它到底什么样,大家都没有见过。但是说实话,如果没这东西,我们北方人而言,我们既吃不上面条,也吃不上馒头,更别说饺子和包子了。其实谁都知道,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粮食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不就是早间年就有人说过,我们中国人很难养活自己吗。但是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只用世界上 7% 的耕地就养活了这 21% 的人口。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骄人的成绩。但是这其中却是包含着无数科研人员,他们费尽心机所进行的一切努力。那么今天我们的故事就围绕着小麦与大家展开。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一位为了小麦的事业默默奉献了五十多年的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李振声。解说:这里是陕西省宝鸡县的宁王乡, 1964 年,一批知识分子被安排到这里蹲点,接受劳动再教育。面对陌生人,当地的农民似乎很难和他们相处,但是其中一个戴着眼睛,有着很浓书生气的人却迅速和当地农民打成一片。因为他总是能够想出一些巧妙的办法,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麻烦。村民李智儿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这个人帮助解决了一直困扰当地的红薯储藏的难题。宁王乡冬天温度很低,存放在窑洞里的红薯,常常会烂掉。村民:老李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就挂个帘子,后来温度上去了,就解决问题了。他主要是考虑温度问题,主要的矛盾在温度上。记者:一般人不知道。村民:一般人都不懂。农民天天琢磨红芋,都不知道这个道理。解说:不光是红薯的储存问题,村里的人逐渐发现,谁要是采纳了老李的建议,谁地里的粮食准会长得又快又好。当地人种植小麦有一种****惯,那就是冬天不浇水,当地有一句俗话,叫做正月浇麦,如伏虎。他们害怕浇不好的话,就减产。然而,老李却建议人们打破这多年的****俗,在冬天里浇地。只是简单的多浇一次水,却让地里的小麦增产了一倍。村民:这下老李的名字就出名了,老李是神人,老李是神人。真是不简单,这就是学以致用。解说:李智儿所说的老李,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李振声丰富的农业知识,和效果显著的农业技巧,很快就让当地农民刮目相看。完全忘记了他是来劳动再教育的臭老九。他成了农民最好的朋友。李振声之女李滨:经常有农民到家里头来,有问一些问题。我经常等他们走了以后,我要扫一大堆土走。那时候, 大部分都是做的那种鞋, 农民都是纳的布底子那鞋。那比较粘土。记者:但是你父亲是一概欢迎。李滨:对, 是一概欢迎。那倒没有问题。而且有一段时间就是, 我记得每年过年的时候, 很不认识的,有的老头,就是农村老大爷背着背篓,然后到我们家大院子里头,满院子转, 李振声住哪里,李振声住哪儿。然后跑到我们家,说老李是好人,他就是自己丰收的比如说白菜,还有些粮食,磨的白面,他们就给我们家,过年的时候拿过来。解说: 在蹲点的四年当中, 李振声和当地的农民之间,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农民的认同, 给了李振声最大的支持。因为他的小麦种植和田间管理上的成绩,李振声从一开始的生产大队顾问,最后成为陕西省的农业顾问。在中国农学界,南袁北李的说法流传已久。南袁,是指袁隆平,北李,就是李振声。在广大的中国小麦种植区,由李振声培育的优质小麦品种, 累计推广面积在三亿亩以上, 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