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都市概况
1、县域
(1)地理位置
资中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沱江中游,从属内江市。地理位置是东经104°27’—105°07’,北纬29°34’—30°24’。东邻内江市中区和东兴区,南接内江市威远县,西毗眉山市仁寿县,北连资阳市和安岳县。县城西距成都市140余公里,东距重庆190公里,地处成渝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
(2)历史沿革
资中始建于西汉武帝六年(公元前135年),已有近年历史。资中单独建县始于周武帝保定中(公元561-565年),名盘石县,历隋、唐、五代、宋,元末改为资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为资县,民国四年改为资中县。建国后仍名资中县,属资中专区,1950年改资中专区为内江专区。1985年5月,内江专区改为内江市,资中县属内江市。
自建县以来,资中三次为州、郡、专署所在地,合计900近年。
(3)地质地貌
资中县幅员面积1734平方公里,地处荣威穹窿西北翼尾端斜层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最高峰海拔737米,最低处海拔298米,山体相对高差约439米,地貌类型重要为低山平坝和丘陵,以中低丘为主。,%,为沙溪庙祖灰黄色砂岩、灰紫色页岩组合成单面山;,%,为侏罗系自流井组黄色砂岩、暗紫色泥岩、页岩;,%;,%,为侏罗纪遂宁组红、紫色泥页岩、薄层状砂岩组合而成;,%,为当代冲积物形成,地势平坦。
(4)气候水文
资中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早冬晚,夏长秋短,无霜期长。℃~℃,℃,极端最低气温-4℃,近年平均相对湿度77~80%,,,℃。
,地表水总径流量48168万立方。沱江每年来水量99亿立方,地下水储量3770万立方。
全县属沱江水系,沱江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县境内大小河流164条,其中较大支流有大蒙溪河、小蒙溪河、乌龙河、龙结河、太阳河、麻柳河、球溪河、石堰河等。,其中较大水库有龙江水库、铜马桥水库等。
(5)资源禀赋
——矿产资源
资中矿产资源丰富,重要有煤、天然气、盐卤、砂金、石灰石、石英砂、耐火粘土、矿泉水、建筑用砂岩、河道砂石等。这些资源中除矿泉水(已经省地矿产鉴定为“锂、锶、溴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因资金短缺暂未开发运用外,其他均已开发运用。其中煤炭
,生产能力近100万吨;,储量约39亿吨,生产能力近300万吨,石英砂储量在5000万吨以上,河道沙石储量1000余吨,。天然气开发运用尚处在起步阶段。
——农副产品
资中是我省农业大县,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苕等粮食作物和油料、蚕茧、辣椒、甘蔗及水果等经济作物,“资中冬尖”、“塔罗科血橙”、“甘露枇杷”、“球溪河鲶鱼”等扬名海内外,现为全国商品粮、瘦肉型商品猪、水果、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县,是全国粮食、柑橘、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和全国百名肉类、油料生产大县之一,特产资中冬尖是四川四大名腌菜之一,3月资中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协会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塔罗科血橙之乡”。
——林业资源
资中县属川中重点林区产材县,有成片林面积62万亩,其中以马尾松、美松、湿地松、墨西哥柏、川柏等为主防护林、,,以塔罗科橙、脐橙、椪柑、枇杷、板栗、柚桃、黄花梨为主经济林17万亩。%。距县城15公里县国营林场,有风光秀丽白云山、白云峡两大景区,其中重要山峦108个,景点50余处。
——旅游资源
资中胜景有“三山、六宫、九庙、四观、八景”,既有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古镇罗泉和省级历史文化古镇铁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有以林海、雾霭、日光等构成白云山顶峰日照,重龙山薄霭等奇特盆地气景资源;有以独特丰富石灰石形成川中奇观——罗泉溶洞、圣灵山大溶洞群等地质旅游资源;有被喻为“川中小三峡”白云峡、“川中林海”白云山、“小桂林”九龙峡、“川中岛湖”龙江湖等山水资源,以及珍稀动植物构成生物旅游资源。资中县境内重要人文景观有重龙山灵崖泉韵及北岩摩崖造像,文庙、武庙、东岳庙、永庆寺、清代一条街,南宋建筑大东门城楼,唐代建筑甘露寺(以壁画著称)和唐明渡双塔、三国时期初建罗泉古镇(现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当前,资中是内江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