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臣妾的语用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臣妾的语用分析.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1/12/13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臣妾的语用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臣妾的语用分析
 
 
摘 要:随着电视剧甄嬛传的热播,经典台词“臣妾做不到”在网络引起了传播热潮,对于“臣妾”二字的使用引起热议,本文就“臣妾”二字从语用学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语用规律,从而展示文化发展的魅力。
关键词:臣妾;网络热词;流行语;语用
一、“臣妾”一词的来源
(一)“臣妾”一词的本义
(1)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曰臣,女曰妾,后亦泛指统治者所役使的民众和藩属。①《易·遯》:“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②《汉书·食货志上》:“王莽因汉承平之业,匈奴称藩,百蛮宾服,舟车所通,尽为臣妾。”③(宋)王禹偁《送笻杖与刘湛然道士》诗:“明明圣天子,德教如四维。蛮貊尽臣妾,县道皆覊縻。”④严复《辟韩》:“而中国之尊王者曰:‘天子富有四海,臣妾亿兆。臣妾者,其文之故训犹奴虏也。”
(2)使之为奴;统治,管辖。①《商君书·错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贫富之谓也。”②(唐)元稹《授裴向左散骑常侍制》:“朕以将壮之年,臣妾天下,司其忿速,其在於持重温良之士以鉴之乎?
”③(宋)苏洵《上皇帝书》:“臣闻古有诸侯,臣妾其境内,而卿大夫之家亦各有臣。”
(3)古时仕宦之女对人的谦称。(清)李渔《玉搔头·谬献》:“臣父接臣妾上任,在中途遇了乱兵。与这个乳娘,一齐逃难。”
(二)“臣妾”一词的演化
“臣妾”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臣妾”起初之意是“奴隶”到后来演变为分指君主时代的官吏(臣)与一夫多妻制中男子于正妻之外所娶女子(妾),在此基础上的二字合用则成了后宫嫔妃的谦称。如:
(1)“马牛其风,[臣妾]逋逃,无敢越逐;只复之,我商赉汝。乃越逐不复,汝则有常刑。无敢寇攘: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周\今文尚书)
(2)敢不唯命是听?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其翦以赐诸侯,使[臣妾]之,亦唯命。(春秋\左传)
(3)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於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於府。(战国\吕氏春秋)
(4)虏,相随于路;鬼神狐祥,无所食,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内矣。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之攻楚,不亦失乎!(西汉\刘向 战国策)
(5)[臣妾]久备掖庭,先承幸御,遣肆大号,积有岁时。近因始生之日,复加善视之私,持屈乘舆,俯临东掖,久侍宴私,再承幸御。[臣妾]数月来,内宫盈实,月脉不流,饮食美甘,不异常日。(东汉\全汉文)
(6)司马道子妻,於孝武定后,本绨姒小功之服。王者绝旁亲,故宜成以[臣妾]齐琅之周。(六朝\全刘宋文)
(7)[臣妾]人人学圜转。(唐\白居易诗全集)
(8)而伸孝道饮至才逾於旬日覃恩已被於八方四塞关山渐息烟尘之警万邦[臣妾]咸登仁寿之乡今则候属澄河时当降圣是甲观悬弧之日乃铜律御户之时水。(北宋\史书\册府元龟)
(9)容,又不与夫同归,为恐公婆怪责,欲假皇帝金杯归家与公婆为照。[臣妾]有一词上奏天颜,这词名唤“鹧鸪天”。(元\话本\大宋宣和遗事)
(10)(怒介)你看啼痕满面,憔悴不胜。适自何来,意态如此?(旦)[臣妾]万死![臣妾]知周邦彦得罪,押出国门,略致一杯相别。不知官家来此,接待不及,[臣妾]罪当万死!(小生冷笑介)痴妮子!只是与那酸子相厚。(明\小说\二刻拍案惊奇(下))
(11)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