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低应变检测原理及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6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低应变检测原理及方法.doc

上传人:小s 2021/12/16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低应变检测原理及方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低应变检测原理及方法
1检测原理
检测方法采用低应变法,混凝土桩的物理强度远大于桩周土的物理强度, 在桩顶沿垂直
方向激发的弹性应力波基本上是沿桩周传播的, 由于桩底持力层及桩身质量缺陷位置上的波
阻抗与正常混凝土波阻抗存在差异,因而:
(1)通过分析缺陷反射波
相位变化、频率变化、多次反射性可判断桩基的缩颈、扩警、松散、夹泥、离析、 断桩等质量缺陷现象。
振幅的大小可判断缺陷的程度。
桩身缺陷位置应按下式计算:
1
x tx *c
2000
x = c/2 f
其中:x 桩身缺陷至传感器安装点的距离( m);
•■■:tx ――速度波第一峰与缺陷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 ms);
c――受检桩的桩身波速(m/s),无法确定时用cm值替代;
f '――幅频信号曲线上缺陷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 HZ )。
(2)当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确时,在地质条件、设计桩型、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中, 选取不少于5根I类桩的桩身波速值按下式计算其平均值:
2000 L
G
T
其中:cm ——桩身波速的平均值(m/s);
Ci ――第i根受检桩的桩身波速值(m/s),且Ci —Cm /Cm兰5% ;
L ――测点下桩身长(m);
T ――速度波第一峰与桩底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 ms);
f ――幅频曲线上桩底相邻谐振峰间的频差( HZ);
n――参加波速平均值计算的基桩数量( n》5)。
2、现场测试方法
把混凝土桩顶灌浆部分凿去凿平, 使桩顶出露新鲜表面, 为减少杂波干扰,此表面必
须平整干净,出露的钢筋不应有较大晃动;
传感器应稳固地粘放在桩顶上,并进行敲击测试;
每根桩测试曲线如出现异常波形应在现场及时研究, 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因素后再重
复测试;
其测试方框图如下:
3、 检测仪器及设备
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基桩动测仪》 JG/T 3055的有关规定,且应具
有信号显示、储存、和处理分析功能。
瞬态激振设备应包括能激发宽脉冲和窄脉冲的力锤和锤垫; 力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