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5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10597358起,死亡68432人,平均每天死亡188人。
死亡 1
受伤 68
撞车 148
涉及车辆 261
罚单 1397
损失 元
不安全行为(司机 路面 行人) ???????
杜邦公司统计分析每一起死亡交通事故相应有
如果 金字塔中的
某一层涉及到你
你愿意承受么
?
第一页,共21页。
培训目的
充分认识驾车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建立人、车、环境和谐共处的平台
降低驾车中的危险,减少事故发生
安全地享受驾车乐趣
第二页,共21页。
Q: 什么是防御性驾驶?
A: 通过有效使用看听等感觉,预测及认知可能发生的情境,进而预先采取措施,预防因为别人的失误或因为环境的因素, 而造成意外事故的驾车技术。
自己在驾驶时不犯错误,确保自己的车辆不引起主动性交通事故
目标1
在别人犯错误时,不会将自己牵涉其中,即确保不出现被动性交通事故。
目标2
两个目标
*
第三页,共21页。
安全驾驶五守则
第四页,共21页。
为车辆提供足够的行驶 空间
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 视野
为你的及时反应提供 时间
采用安全驾驶五守则的好处
第五页,共21页。
望远 (计划区) :15秒以外的距离
看中(决策区):6-15秒以内的距离
顾近(执行区):6秒内驾驶距离
1. 放眼远方,先知先觉
需要延伸你的观望距离达到15秒以上
必做到 2 点:
有意识的、主动的观察
往远处观望
一般驾驶员只有3-6秒的观望距离
第六页,共21页。
作用:观察空间—识别风险源
可及早发现危险,有充足的时间调整自己的驾驶行为;
主动寻找无障碍、安全的行车路线和位置。
观察并区别出前方道路上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
注意前方信号灯的变化情况,调整车速以免停车。
观察并找出前方阻力最小车道:视野最好;危险最小;速度最快;符合法规。
前方的悬挂物体,隧道高度,桥梁承重等信息注意观察。
夜间行驶时,目光应尽量观察车灯光覆盖以外的地方。
注意观察交通标志、交通指示牌。
第七页,共21页。
获得15秒视觉引导时间技巧:
技巧一:眼向高处看,“坐的高”不等于“看得远”,看的高才能看得远;
技巧二:应用雷达的工作原理;
技巧三:对左右二侧的计划区,应该使用边缘视觉;
技巧四:学会忽略较为次要或不重要的一侧;
技巧五:后方的外层空间通过后视镜来观察。
*
第八页,共21页。
不断监控驾驶环境的变化;
确保了解、更新周围状况;
识别出潜在的风险;
不要忽略地面的和于高度有关的风险 : 桥架、隧道、山体、道闸、限高
“我没看见”不再是发生事故的借口。
第九页,共21页。
向前看:保持你的中心视野能扫视到广阔的路面状况包括对面来车;预判几秒后到达某一位置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发现交通标志、标线和指挥信号等情况。
向后看:看后面的车辆是否跟的太紧?是否应该给后面的车辆让行?当你变换车道时,后面的条件是否允许?
向左右看:观察从路的最左到最右,路边的停车、行人和路口里欲转出的车辆等,确保没有人或车将要穿越你所在的车道。尤其是在接近或通过交叉路口、人行横道、学校商场门口、公里铁路交叉口、施工场地等。在转弯或变更车道时更要留心左右两侧的情况,不可盲目转弯或变更车道。
第十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