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从水仙到芙蓉.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水仙到芙蓉.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水仙到芙蓉.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水仙到芙蓉:媒介进化与大众偶像作者: 刘海龙说“芙蓉姐姐”自恋,并不含负面的感情色彩。人多少有些自恋,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如何有自尊?爱他人更是奢谈。据说,自出生始, 人的欲望便使得他以自我为中心, 后来因为与他人关系密切起来, 开始借着其他的方式转移了这种自恋。比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就是人们虽然恋他,其实还是恋己,这是转向他恋;还有的转向让他人也恋己, 这是成名的基本动力之一。不用说, 这是自恋最很积极地转移方式。类似的转移不一而足。因为通过社会承认的方式转移, 这些自恋被正当化, 以其他面目出现。但是, 前网联网时代的那些无法通过社会承认的手段宣泄这种欲望的自恋者, 往往被定义为异类, 排除出大众视野之外,除了极少数幸运者。幸运的是,互联网时代到来了,芙蓉开放了。“芙蓉姐姐”的成名,引发了另一个更有价值的话题:为什么她能成为这个幸运者? 对比容易说明问题,来看看前互联网时代稀罕的幸运者。第一个幸运者是希腊神话中的纳西色斯( Narcissus )。传说中的英俊男子, 引来无数女神的追求,尤以埃科( Echo )女神为最。但是纳西色斯不为女色所动,埃科女神憔悴而死,最后只留下她的回声( echo ) 经久不绝。复仇女神为了惩罚纳西色斯, 使他只爱自己的影子, 于是他终日独坐于池塘边,深情注视自己的影子。终有一天,情不自禁,投向自己的倒影,溺水而毙。死后化为亭亭水仙。水仙花的名称 narcissus 即由此而来。他的事迹成为口语时代的神话,代代相传。此为古往今来自恋之第一人,弗洛伊德的自恋情结,也以他命名。纳西色斯的成名原因是他的身份特殊--神仙。第二个幸运者是中国明代的冯小青。据记载,小青为万历时期扬州人,嫁于武林冯氏为妾, 被原配所妒, 徙于孤山别室, 幽禁起来。终日孤独, 喜与影语, 斜阳花际, 烟空水清, 辄临池自照, 与水中倒影絮絮如问答。女奴窥之即止, 眉痕惨然。曾经请人为自己画肖像, 认为不具其神, 三次方才成功。画毕, 临画哀叹:“小青, 小青, 画中人岂有汝缘份耶? !”抚几而泣, 泪与血俱, 一恸而绝。死时十八岁。死后有诗文***,名《焚余》。冯小青是文字印刷时代的幸运儿, 他的事迹刻印在发黄的故纸堆里。若非潘光旦先生从故纸堆里将她复活, 恐怕吾等孤陋寡闻之辈至今不得闻其名。冯小青成名原因比较复杂, 要不是当年的“海归”为了将欧美性心理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搞本土化研究, 可能也不会有人如此认真考证她的身世与症状。冯小青凄美的故事,成为印刷时代的传奇,藏诸名山,等待有缘人。对比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芙蓉, 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 三个人都迷恋着自己的影子。潘光旦先生给纳西色斯情结一个非常有意境的中文翻译--影恋, 不同的是前两者倒映在水中, 后者 D 上的倒影, 闪烁在电脑屏幕上; 前两者独享影恋的快乐, 后者通过将隐私公开化获得满足。媒介研究大师马歇尔· 麦克卢汉曾专门分析过纳西色斯的神话。他提出,一切媒介皆是人体的延伸,如书是眼的延伸,电话是耳的延伸,起重机是手臂的延伸,轮子是腿的延伸……同时,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延伸, 也意味着替代和截除。看书, 让我们专注重于书本理论而不是自己真实的视觉感受, 甚至还会近视; 汽车、电梯的使用导致我们四体不勤, 体力下降。人在使用媒介,同时也在被媒介改变。麦克卢汉认为,倒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