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东山岛梦蝶
毛志成
毛志成,1940年生于北京大兴。先后任教于小学、中学、大学,现为首都师大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协会员(兼专家咨询组成员),北京作协理事。著述颇丰,出版大量小说、杂文随笔集、学术专著等,被称为文坛“常青树” 。
初读课文,把握思路
文题中的“梦蝶”一词,该如何理解?
思考:
文题“梦蝶”,并非“夜梦”,而是因蝴蝶而引发联想揣测议论之意。
2、作者为何喜爱蝴蝶?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作者爱蝶,因其具有热爱自由的品格,对于真和美的追求及娇而不媚的天性。
蝴蝶在文中起到线索的作用,文章由“爱慕蝴蝶”、“寻访蝴蝶”,写至最终的“盼望蝴蝶”,线索清晰,结构谨严。
蝴蝶象征的人类追求自由、纯真、美好的道德精神品格,同时,作者也借助表达对于蝴蝶的喜爱之情,展现了自己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3、对于这篇游记类文章,你认为该如何划分结构?
来东山,因爱蝶
(1—8)
来蝴蝶岛的原因
喜爱蝴蝶的原因
寻蝴蝶,展情怀
(9—21)
岛上无蝶的原因
岛上奇景
遐想与忧思
盼蝴蝶,寄祝愿
(22—23)
对真、善、美的追求
研读课文,难点突破
思考:
1、描述了岛上渔民的祭神习俗后,作者又简述了一些“洋神的艳事”,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这样的安排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同时,岛上渔民的祭神习俗与洋神的艳事形成强烈的对比,更显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突出了东山岛自然、淳朴的文化特色。
2渔民的习俗、洋神的艳事与蝴蝶看似没有关联,但它们均属作者在东山岛游历、寻蝶时的所见与所想,而通过两者的对比所展现出的东山岛自然、淳朴的文化特色,正是作者所爱的蝴蝶的特质。
2、渔民的习俗、洋神的艳事与蝴蝶有着怎样的关联?
研读课文,难点突破
3、“工业烟尘”、“小胡子”、“食品屑”等昭示着东山岛怎样的开发前景?“这番景象是我们的渴盼还是我们的忧患”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态?
3、相对于东山岛的自然、淳朴而言,它们表明东山岛的开发会带来工业生产的污染,审美情趣差异造成的文化意识混乱,丰厚的物质享受引发的生活态度变化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然而,“这番景象”又往往成为人们眼中地区经济发达的某种标志,因而这些负面影响又往往是所谓经济落后地区增加经济效益,走上发展之路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番景象是我们的渴盼还是我们的忧患”一句包含了作者既不愿东山岛为了保持其自然、淳朴的特性而成为经济落后地区,也不愿它为了发展经济而受到现代文明负面影响的污染的复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