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方剂第八章固涩剂
一、定义:〔固涩药、收涩补益、正虚滑脱〕
二、立法:?内经?:“散者收之〞。
三、作用:收涩补益—止汗、止咳、止泻、止
痢、涩精、止遗、止血、止带、补虚
四、适应证—正气耗散,滑脱不禁的病证—
自汗、盗汗、久咳、久利、遗精、滑泄、 遗尿、崩漏、带下。
必须明确
1、属虚证
2、标急
五、分类:
1、固表止汗—益气固表敛汗—体虚汗证—牡
蛎散
2、敛肺止咳—补肺收敛止咳—肺虚久咳—九
仙散
3、涩肠固脱—温补脾肾,涩肠止利—脾肾虚
寒之久利—真人养脏汤、四神丸
4、涩精止遗—补肾固精缩尿—肾虚之遗滑
证—金锁固精丸、桑螵蛸散
5、固崩止带—补肝脾止血止带—脾虚之带、
冲任不固之崩漏—固冲汤、固经丸、易黄
汤
六、使用注意:
1、原那么:外邪未尽不宜早用。
2、要求:标缓之后要注重治本。
3、禁忌:实邪之汗、咳、遗、利、崩、带不宜。
一、共性
1、作用—温补脾肾,收涩止泻。
2、主治—脾肾虚寒泄泻—久泻不愈, 腹痛喜温按,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沉迟而弱。
四神丸 真人养脏汤
二、区别:
1、作用
真—重涩兼温补,偏补、偏脾,且调和气血
四—重温补兼涩,偏温、偏肾。
补骨脂:温肾暖脾,助阳止泻〔量重〕—君
肉豆蔻:收涩止泻且助温散里寒————臣
吴茱萸:辛热,专于温散里寒
五味子:补肾固涩止泻————————佐
参术:益气健脾
肉 桂:温散脾肾
温补脾肾
归芍:养血和血
木 香:行气宽肠
调和气血
----- 佐
罂粟壳:重用,涩肠固脱止泻治标——君
肉豆蔻
诃 子
助收涩止泻治标〔兼温散〕—臣
炙 草:调和,且益气,缓急止痛——--使
2、主治
①四—偏肾寒、标缓—肾寒五更泻—肾阳虚衰、火不生土—久泻不止、次数少,多五更,完谷不化,腰酸神疲肢冷。
②真—偏脾虚、标重—久利伤脾证—脾肾虚寒、大肠失固—下利日夜无度,甚滑脱不禁,或肛脱不收,食少、乏力。
三、说明:
①范围:肾寒偏泄的要方。
②原那么
③现代
2、真人养脏汤
①重用罂粟壳。
②泄痢双治。
③重证可加石榴皮、柿蒂。
1、四神丸
四、治痢方比较
败 毒 散
芍 药 汤
白头翁汤
真人养脏
治痢
解表治痢—寒湿痢疾初起有表
调气血清肠治痢—湿热痢
凉血解毒治痢——热毒痢
涩肠温补治痢——久利伤脾标急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