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2022年放线菌形态的观察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60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放线菌形态的观察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12/17 文件大小:6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放线菌形态的观察实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1年放线菌形态的观察实验报告
2021年放线菌形态的观察实验报告
1 / 3
2021年放线菌形态的观察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试验汇报 11月13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 目: 微生物学试验 题 目: 放线菌形态观察 姓 名: 丁志康
目要求


基础原理
放线菌是指能形成份枝丝状体或菌丝体一类革兰氏阳性菌。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体, 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深入培养基内生长基内菌丝(简称“基丝”), 基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还能像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简称“气丝”), 并深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
有放线菌只产生基丝而无气丝。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时, 气丝在上层、 基丝在下层, 气丝色暗, 基丝较透明。孢子丝依种类不一样, 有直、 波曲、 多种螺旋形或轮生。
在油镜下观察, 放线菌孢子有球形、 椭圆、 杆状或柱状。能否产生菌丝体及由菌丝体分化产生多种形态特征是放线菌分类判定关键依据。
为了观察放线菌形态特征, 大家设计了多种培养和观察方法, 这些方法关键目是为了尽可能保持住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形态特征。本试验介绍其中多个常见方法。
: 将放线菌接种在琼脂平板上, 插上灭菌盖玻片后培养, 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与盖玻片交接处生长而附着在盖玻片上。观察时, 轻轻取出盖玻片, 置于载玻片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特征, 而且便于观察不一样生长久形态。
: 玻璃纸是一个透明半透膜, 将灭菌玻璃纸覆盖在琼脂平板表面, 然后将放线菌接种于玻璃纸上, 经培养, 放线菌在玻璃纸上生长形成菌苔。观察时, 揭下玻璃纸, 固定在载玻片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既能保持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 也便于观察不一样生长久形态特征。
: 将要观察放线菌菌落或菌苔, 先印在载玻片上, 经染色后观察。这种方法关键用于观察孢子丝形态、 孢子排列及其形状等。方法简便、 但形态特征可能有所改变。
(*此次试验采取插片法)
器材
1、 菌种: 青色链霉菌, 弗氏链霉菌。
2、 培养基 : 高氏I号培养基。
3、 仪器及其她用具: 经灭菌平皿、 玻璃纸、 盖玻片、 玻璃涂棒, 以及载玻片, 接种环, 接种铲, 石碳酸复红染液, 显微镜等。
2021年放线菌形态的观察实验报告
2021年放线菌形态的观察实验报告
2 / 3
2021年放线菌形态的观察实验报告
操作步骤
倒平板: 取融化并冷却至大约50℃高氏Ⅰ号琼脂约20mL倒平板, 凝固待用
接种: 用接种环挑取菌种斜面培养物(孢子)在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
插片: 以无菌操作用镊子将灭菌盖玻片以大约45°角插入琼脂内(插在接种线上), 插片数量可依据需要而定。
培养: 将插片平板倒置, 28℃培养, 培养时间依据观察目而定, 通常3~5d。
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