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河北省易县历史文化古迹调查分析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北省易县历史文化古迹调查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12/17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北省易县历史文化古迹调查分析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北省易县历史文化古迹调查汇报
易县古称易州,始建于开皇十六年,历经一千多年沿革变迁,易州大地胜迹叠出,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易州因易水之“易”得名,史载商代有易氏部落在此居住,隋开皇(公元596年)置易县,时称易州,迄今已经有14历史。在这片古老土地上,那一幕幕悲壮历史,镌刻下一张张鲜活面容。燕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燕全部遗址至今清楚可辨,而“黄金台”小说则伴伴随悠悠易水千古传诵。易州古燕文化和邯郸赵文化共同组成著名全国“燕赵文化”。家喻户晓荆轲刺秦小说就发生在这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千古绝唱,和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那惊天地、泣鬼神之壮举,勾勒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历史画面,、军事家孙膑、一代名医张元素家乡,更有聂荣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戎马倥偬战斗足迹。这里是著名革命老区,侵华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就是在易县西部山区黄土岭上被击毙,“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为立即开发资源优势,多年来,易县县委、县政府从加强基础建设起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投资1800万元扩宽改造津(天津)同(大同)112国道易县段,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全县通畅。利用拒马河丰富水利资源建设电站5座,年发电量7698万千瓦时,确保工农业生产用电需要。
地形地貌:全县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分山区、丘陵、平原三个类型区。其中山区1414平方公里,%,丘陵929平方公里,占
%,平原190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西部群山起伏,中部丘陵相连,东部地势平坦。
民族:全县有十多个民族,汉族占95%,满族、回族等占5%。
山:境内有五大名山。狼牙山:有五坨三十六峰,主峰莲花瓣,海拔1150米。五回岭:大岭二十里中委折五回方得上其顶,主峰海拔1345米。云蒙山:峻岭山簇若屯云,山上有天然乳水洞,主峰海拔1120米。摩天岭:高冠群山,主峰海拔1813米。五峰寨:山上有五峰,海拔1283米。
河流:境内有五大河流。拒马河:起源于涞源县涞山。北易水:起源于云蒙山南麓。中易水:起源于西部蚍蜉岭东麓。南易水:起源于狼牙山东麓。漕河:起源于西部五回岭东麓。
耕地:全县有总耕地面积62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35万亩,%;旱地27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44%;水资源:县内有20座大、中、小型水库。。大、中、小灌渠7条。
气候:境内大陆气候特点显著,四季分明。。C,平均日照时数2615小时,无霜期186天,全县10度以上有效积温为4265度。年平均降雨量668MM。
著名历史文化遗址:
燕下全部燕国下全部俗称燕下全部,是战国时期燕国全部城,在易县城东南 12华里处,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是中国现存一处较完整,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大型战国全部城遗址,故全部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
8公里,南北宽4—6公里,总面积40余平方公里。是国家关键文物保护单位。燕下全部共有八处景点。在燕下全部文保所院内,建有面积约四十平方米文物展室,展出燕文物约二百余。
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著名于世。其实,狼牙山还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名山。早在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狼山竞秀”就是当初燕国十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