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宝宝发育常识.doc

格式:doc   大小:4,316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宝宝发育常识.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12/17 文件大小:4.2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宝宝发育常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宝宝发育常识
LT
宝宝长得好,辅食很重要
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是所有爸爸妈妈的愿望。可您了解吗?添加辅食是孩子逐渐告别母乳时代时与同龄人的第一次“竞争”。这时如果辅食添加得不科学,孩子就可能输在起跑线上。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李瑛告诉记者,在国外,孩子开始添加的辅食一般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为主,3岁以内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相应种类和大小的罐头食品可以选择。而在国内,父母担心孩子的肠胃功能比较弱,消化不了,所以最初添加的辅食多以面食等碳水化合物为主,如面片汤、粥等。由于缺乏蛋白质等主要的生长物质以及铁等微量元素,一些孩子在添加辅食后出现了虚胖,甚至生理性贫血等问题。
那么,究竟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才健康呢?李瑛指出,宝宝3个半月到4个月大时就可以逐渐添加辅食了,总的原则是由一种到多种、数量由少到多、口味由淡到浓、由液体到固体、由稀到稠。宝宝3个月大时,可以尝试给宝宝榨些果汁、菜汁喝,但要加点水在里面以免太稠。等孩子到4个月大时,可以先给宝宝吃好消化的蛋黄,最开始让宝宝只吃1/4大小的蛋黄,以后再逐渐加量。慢慢地再给孩子逐渐增加菜泥、肉泥(鸡肉、猪肉、鱼肉都可以)、肝泥等的摄入量。如果孩子有缺铁性贫血,可以把枣肉做成泥给宝宝吃。需要注意的是,绿色蔬菜对宝宝很有益,但不能为了让宝宝好消化就煮得太烂,否则会破坏其中的营养。父母可以
十大民间宝宝饮食传言的对错之分
2010-09-20 13:43:11 来源: 网易亲子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对于民间的饮食传言,你相信多少?那你知道这其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吗?以下十种常见说法,正确与否,小编一一为你揭晓。
民间说法一、“宝宝辅食不能加盐”√
宝宝对食盐的敏感度要高于成人,%时,成人可能感觉不到咸,而婴幼儿却完全可以感知到。这是因为对食盐的敏感度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的。因此,父母感觉咸淡可以的时候,对宝宝来说可能已经比较咸了,而这时宝宝又不会说话表达,时间长了,宝宝就对这个咸度产生耐受,从主观上也就认可了这个咸淡度。
民间说法七、“鱼是健脑食品。”√
鱼肉中富含蛋白,对脑功能发育至关重要,但鱼肉中的蛋白与其它食品中的蛋白对脑的作用是一样的。
民间说法八、“巧克力会引起粉刺。”X
粉刺是皮肤的油脂腺过分活跃所致,并非巧克力的问题。十多岁的孩子爱长粉刺是因为性激素促使皮脂腺分泌更多的皮脂,这种皮脂是一种油性分泌物,可以堵塞毛孔,形成粉刺。
民间说法九、“香料食品可引起溃疡。”X
对某些人来讲,香料食品会加重溃疡症状,但不会造成溃疡。一般来讲溃疡是由细菌感染或过度服用阿司匹林、消炎药物所致。
民间说法十、“吃胡萝卜可改善视力。”X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不想让德国人知道他们使用雷达,所以英国人就传说他们的飞行员因为吃了大量的胡萝卜而在夜间的视力非常好。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确实对维持视力有好处,但若超过日推荐量以后,对视力没有任何改善。(恒初网供稿)
给孩子添加辅食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由少量开始,逐渐增多。当孩子愿意吃并能正常消化时,再逐渐增多。如孩子不肯吃,就不要勉强地喂。
2。辅食要由稀到干,由细到粗,由软到硬,由淡到浓,循序渐进逐步增加。
3。要根据季节和孩子身体状态来添加辅食,并要一种一种地增加,逐渐到多种。如果孩子大便变化不正常,要暂停增加,待恢复正常后再增加。另外,在炎热的夏季和孩子身体不好的情况下,不要添加辅食,以免孩子产生不适。
4。辅食宜在孩子吃奶前饥饿时添加,这样孩子容易接受。随着辅食的逐渐增加,可由每天代替半顿奶逐步过渡到代替一顿奶。
5。要注意卫生,婴儿餐具要固定专用,除注意认真洗刷外,还要每日消毒。喂饭时,家长不要用嘴边吹边喂,更不要先在自己嘴里咀嚼后再吐喂给婴儿。
6。喂辅食时,要锻炼婴儿逐步适应使用餐具,为以后独立用餐具做准备。一般6个月的婴儿就可以自己拿勺往嘴里放,7个月就可以用杯子或碗喝水了。
7。家长在喂婴儿辅食时,要有耐心,还要想办法让孩子对食物产生兴趣。
婴儿不宜过早添加粮食类辅食
2010-08-31 12:45:08 来源: 39健康网(广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一种传统习惯形成了,再要改变可真不容易啊!我国很多地区,在宝宝出生后2~3个月,大人总喜欢给他添加一些由粮食制成的糊状食物(如奶糕)作为辅食。
真不知是何年何月形成了这种喂养习惯,老奶奶们都知道这一招,而且一直传到孙子孙女辈,并成为家喻户晓的喂养经验。
然而,从小儿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喂养习惯却有很多不妥之处。
其一,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食物进入消化道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