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名词解释1、证据法2、证据法学3、证据制度4、神示证据制度5、法 定证据制度6、自由心证证据制度7、物证8、书证9、证人证言10、免证 权11、被害人陈述12、当事人陈述13、当事人承认14、鉴定结论15、勘 验笔录16、检查笔录17、现场笔录18、视听资料19、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20、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21、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22、证明对象23、证明主体24、 证明责任25、举证责任26、证明标准27、推定28、证据规则二、判断1、证 据法属于程序法范畴。(4) 2、判例不属于证据法的研究对象。(x) 3、决斗 属于神示证明方法。(4) 4、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又称内心确信证据制度,它延生 于英国。(x) 5、最佳证据规则只适用于书证。(4) 6、就书证来说,原件 必须是正本。(x) 7、在法国,民诉中书证优于人证。(4) 8、证据种类是法 律上对证据所作的分类。(4) 1
9、根据物证的存在状态可以将物证划分为实体物证和痕迹物证。(4) (x) 10、 书证是指记载文字的证据。11、被告人的讯问笔录是书证。(x) (x) 12、书 证原件的证明力大于复印件。13、在我国,小于十岁的人不能作证人,因为他是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x) (4) 14、不可替代规则和优先规则只适用于证人作
证。(4) 15、鉴定结论只能是书面形式。16、鉴定结论只解决专门问题,不 解决法律适用问题。(4)17、对尸体的检查属于勘验。(4) 18、现场笔录 是行诉中特有的证据类型(4)19、被害人陈述、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刑诉中 特有的证据类型。(4) 20、副本的效力导源于正本。(x) (4) 21、证人
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22、已死亡的被害人,如死前就受害情况向办案人 员作过的陈述,是被害人陈述。(4)如果死前对其亲属作过陈述,这些人向办 案人员的转述属于被害人陈述。23、已死亡的被害人,(x) 24、被害人的陈 述可以由单位作出。(4)25、单位犯罪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陈述属于 单位犯罪主体的陈述。(4) 26、诉讼外的承认、默示的承认均是无法律效力的 承认。(4) 27、当事人承认不得反悔。(x) 28、我国尚不承认测谎仪的证 据作用。(4) 29、指纹是终身不变的。(4) 30、我国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 未将检查笔录列为独立的证据。(4) 31、人身检查的范围不包括证人。(x) 32、现场笔录是行政诉讼的特有证据。(4) 33、手机短信属于视听资料。(4) 34、证据分类是理论上对证据的分类。(4) 35、凡是第一手资料的证据就是 直接证据。(x) 36、凡是能直接证明案件情况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x) 37、 没有直接证据不能定案。(x) 38、间接证据也可以用来定案,但间接证据之间 必须形成一个证据锁链。(4)39、与案件有直接联系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x) 40、与案件有间接联系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x) 41、在现场发现的凶器“斧 头”就是直接证据。(x) 42、程序法事实不能成为证明对象。(x) 43、证 据事实本身不能成为证明对象。(X) (x) 44、凡举证不足者均应承担败诉的
后果。45、当事人双方主张的事实分别是积极事实和消极事实的,双方当事人均 举证不足的,原则上主张消极事实的当事人应承担举证责任的风险。(x)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