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汪氏祖谱.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汪氏祖谱.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汪氏祖谱.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汪氏祖谱起姓于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东以邑为姓的汪姓, 是我国早期历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带。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内发展成了一大望族。一、汪氏简介(注:图为汪氏的图腾) 姓氏名称:汪汪氏图腾拼音: wang[ 一声] 序号: 0104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 是防风所改, 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 防风氏因为晚到, 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 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 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 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 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 福建泉州有翁乾度, 生有六子, 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 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 地位非常显贵, 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汪姓族人自得姓以来,经过 2000 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繁衍到了全国各地,而且是人口众多。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杜若甫、袁义达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 1982 年全国人口 , 随机抽样资料, 以及 1970 年台湾省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之姓氏分布》一书进行统计显示,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 %,据此推算全国当有近 500 万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为第 57 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 44 %;其次为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上述 6 省汪姓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 72 %。二、汪氏来源 1. 出自汪芒氏商时有汪芒国, 国君为防风氏, 漆姓, 守封禺之山。《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汪姓“出自古诸侯汪芒氏后裔”,《通志?氏族略》也说:“商代有汪芒( 又作汪罔)国, 其人以国为氏。”相传汪芒是巨人之国。防风氏身高三丈。当时大禹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迟到了,结果被大禹处死。国人后来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芒氏。战国时楚国灭越,汪芒氏也被攻破, 后来逃到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改姓汪氏,即安徽汪姓。 2. 出自姬姓是周公之子伯禽之后。春秋时, 鲁成公的庶子满因食邑于汪( 在今山东省境内), 其后人以邑为姓,即山东汪氏。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 “汪氏之先出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 因以为氏。”鲁国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之同姓封国, 周族的始祖为后稷, 传说是因姜螈踩了巨人的足迹而生,始姓姬。周武王克商后建立了西周,为了便于统治这广大的新疆土,必须建立属国以拥护王室,于是采取了分封制。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分封了 71 个诸侯国, 其中有其兄弟 15人, 同姓 14人, 周王室子孙一般都得到封地, 做了大小诸侯。周公的长子伯禽被封为鲁侯, 建都曲阜( 今山东西南部), 鲁国第 21 位君主是鲁成公, 成公庶子( 旧称妾所生的孩子) 姬满的封地在汪,其后代便以邑名“汪”为姓。关于汪姓为鲁成公之后,清代学者汪琬《尧峰文钞》卷一《汪姓缘起考》中记述了其神奇经历: “吾汪当从姬姓裔为正。又按旧谱, 鲁成公庶子生而有文在其手, 左水右王, 故名曰汪。其后子孙遂氏之。……吾汪氏之得姓, 当从食采为正。盖始则以采地为氏, 继则以氏为姓也。”就是说鲁成公庶子生下来时,左、右手上分别写有“水”、“王”二字, 因此取名为汪, 其后子孙以汪为氏, 继而以氏为姓。安徽《祁门县志?氏族考》记载得更富传奇色彩: “汪氏得姓始于颍川侯,姓姬名汪, 鲁成公黑肱之次子也。始母夫人姒氏, 梦游汶( 今山东汶上县, 春秋时为鲁国中都邑), 观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觉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开,左(手) 有水纹,右(手) 有王纹,合成汪字,遂以名之为鲁上大夫采邑,颍川因以为姓。” 3. 少数民族汪姓《辽史》、《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实录》等书中, 都记载有不少女真姓, 多为多音节的姓,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开始将女真语姓改为汉字姓,这其中就有将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为汉”族汪姓的。《续通志?氏族略》载:元时翁观,即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以汪为氏。元代汪世显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满族汪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载:汪, 清满洲人姓, 世居沈阳。刘庆华《满族姓氏录》称:清满洲八旗瓜尔佳氏、完颜氏等均有改姓汪的。今河北隆化县满族有汪姓。土族汪姓明洪武四年(1371 年), 南木哥率部归附明朝, 因功授指挥佥事。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为姓,称汪土司。由此,其后裔及所部民众以汪为姓。瑶族汪姓古代明朝宦官汪直就是瑶族人。另外,在土家族、回族、锡伯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汪姓。 4. 翁姓改姓翁姓避乱改姓是这一历史时期汪姓的又一来源。翁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