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八大山人花鸟画的绘画艺术
摘要: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名画家,又名朱耷,别名传綮、雪个、个山等。根据黄安平?个山小像?中八大山人的屡次题跋可知,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槿的第九代后裔,还是戈阳王孙。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起起落落,在经历过改朝换代的震荡之后,决心遁入佛门,静心养神。在画坛中,八大山人颇具盛名,特别是他的山水、花鸟以及书法艺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八大山人花鸟画的艺术风格,其次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希望能对我国的艺术创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八大山人;花鸟画;艺术风格;影响因素
八大山人的绘画风格经历过三个时期,分别成为萌芽期、突破期和成熟稳固期,这主要是他的个人生平经历决定的。在潜心修佛期间,朱耷的绘画风格正处于萌芽期;还俗之后,朱耷云游各地,在这种情况下到达了突破期;经历了许多生活磨炼之后,朱耷的艺术进入了成熟稳固期,这个时期他的艺术水平登峰造极,创造了很多非凡的作品,对推动我国花鸟画艺术开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八大山人花鸟画的艺术风格
布局是中国画中很重要的一局部,它能够将作者的心境、主题和技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布局在妙不在多,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便是如此,画中一笔一画都是有着丰富含义的,绝不多一笔,也绝不少一笔,恰到好处才是最高境界。他的花鸟画十分简约含蓄,比方他画中的鸟,头微微低下,尾巴翘起,目露凶光,在形象和细节上都非常凝练精巧,正是这种风格让他的布局更具冲击力,寥寥数笔就将八哥的憨态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虚实相生是画中应用的重要手段,一个画手只有将该绘画艺术掌握在心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大家。花鸟画中的虚与实、疏与密都是讲究物相排布的,在一张画中,虚的空白较多,密的地方空白较少,这样的布局将无限的漫思空间留给了观众,有着意境深远的良好气氛。在八大山人的花鸟画中充分运用了这种巧思,大多数画作都将虚实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比方其作品?瓜月图?中,画面空白的地方很多,唯有瓜是真实的,月亮仅仅以一个圆圈代替,大片的留白和浓重的瓜果比照鲜明,干湿笔墨十分讲究,瓜和月的刻画营造出虚实相生、阴阳结合的意境,给人广阔而缥缈的视觉体验。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将“极〞这个字表现得极为明显,从他的画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极多、极少、极大、极小、极高、极低等相差甚远的概念。中国画更加注重写意和水墨,对于写实和着色并不在意,八大山人将这个特点归纳得非常准确。在他的画中,写实的物体不多,大都运用一两笔墨色将一种物体形象传神地表达出来。在他笔下的鸟类不会呈现多么丰富的羽毛、多么精致的喙,白眼视人的鸟更是八大山人独有的创作,通过“微观〞的手段来创作,抓住最具特色的点将其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个风格是他经历了周遭事物变化后产生的一种创造力,极化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如前文所述,八大山人擅用虚实结合和“极化〞运用,这就使他的花鸟画呈现出了与他人不同的艺术
风格——空灵冷逸。在他的花鸟画中,绝不会出现填充紧实、刻画写实的形象,其在表现一种常见的物体时,往往会参加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看似相似,实那么大有不同。他将气势磅礴作为画的首位,将自己的意识埋于画中,画作和情感结合交融,从而表达出了空灵冷逸的绘画特点,得到了灵魂和精神上的释放。
2影响八大山人花鸟画风格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