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从晨跑开始.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晨跑开始.doc

上传人:zgs35866 2016/7/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晨跑开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两人之间的感情就像织毛衣, 建立的时候一针一线, 小心而漫长,拆除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拉。。。。【冰点】从晨跑开始 2003 年 01月 29日 01:23:55 本报记者董月玲编辑通知我参加一个新书发布会。这本书的内容是“新东方”学校著名的徐小平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对话。编辑感兴趣的正是这个人。他叫乔慧存, 从一所中专毕业后, 多年奋斗, 最终被美国名校沃顿商学院 MBA 录取。听与会的人说, 20 世纪 90 年代, 沃顿商学院连续 8 年在全美排名第一,它每年只在中国招收 20 名学生。拿到这本《黄金是怎样炼成的》,很担心这又是一个“哈佛女孩”、“剑桥男孩”之类的书。这本书的主述人是乔慧存,一个来自东北齐齐哈尔的男青年。徐小平边听边评。乔慧存大致经历是: 15 岁考上辽宁轻工学校,中专毕业,到齐齐哈尔明月啤酒集团当技术员; 在啤酒集团, 通过***高考,用5年时间函授拿下商业管理本科文凭; 24 岁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经济学研究生; 26 岁在几千名求职者中被中信总部录用; 29 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咨询公司; 32 岁,经过两年的考试和申请,被沃顿商学院 MBA 录取,现在美国念书。乔慧存打小就有经商的爱好, 12 岁就能跟外公一块儿卖螃蟹。他们从大连进了一火车皮螃蟹,但那是 1982 年,齐齐哈尔人不认这东西, 结果亏本了。后来, 他又从他妈商店进了一批火柴卖, 进价是一包五毛钱, 卖六毛, 买主是一食杂店老板, 后来价落了, 他竟然还能卖六毛。这回,总算从这个傻瓜老板身上挣着钱了。后来他去一工程队搬砖挣钱, 每天受到这样的刺激: 午饭, 包工头儿满嘴流油地吃烧鸡,而他吃的是土豆白菜,在旁边闻香味儿、咽口水, 心里觉得不平等, 恨恨地想, 自己一天天不该只为了两块四毛八分钱活着。念中专时,他又卖开冰棍。夜里 11 点睡觉时,大家都肚饿,几个学生就卖雪糕、饼和汽水。卖了近一年,赚了不少钱。用这钱,他领上全班 30 多号人去了趟北戴河。他曾出现过一次挺严重的心理危机,于是跑去看心理医生……看完书, 我有这样的印象: 乔慧存是一个生于底层, 从坚持晨跑开始, 一步步向上, 最终实现自我目标的青年; 这是一个青年从幼稚到成熟,不断成长的过程。“人用 3 周时间就能改变一种****惯,我只用了 4天” 2002 年 12月 30 日,我见到头天回国的乔慧存,可能还在倒时差, 他脸上有倦容, 但穿着干净整齐, 头发一丝不乱。讲标准的普通话, 听不出东北口音。他没有不少从国外回来的人常犯的毛病, 讲中国话非要时不时地蹦出句英语,生怕别人忘了他是从美国回来似的。我直言不讳地问他: 你和徐小平出了这样一本书, 你认为有什么价值? “我想第一,我不是个天才,智力中等,眼睛从小就远视;第二,我没有很好的背景和环境,父亲是个工人,我只有中专毕业,生活在齐齐哈尔那种中小城市。但我的经历, 起码会对年轻人有所鼓励。我都能干成的事, 那些比我聪明, 环境和条件比我好的人, 更能做成。“我最大的优势就是我的执著: 做一件事, 一定要做到底, 一定要做成功! 我相信这句话: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理念,成功实际上离我们并不遥远。”我告诉他, 那天新书发布会上来了不少事业有成的人, 有国外回来的老板, 也有国内创业成功的人, 像新东方校长俞敏洪。“没想到, 他们对你印象最深的事却是你的跑步,不少人发言时都提到这。”乔慧存上中专时坚持天天跑步, 晨跑 4年, 从没间断过, 他永远比同室人早起两个小时。“开始我也起不来。我们寝室 8 个人, 早晨都不吃早饭,8 点爬起来直接去上课。我想要改变这种****惯, 每天早晨6 点起床跑步。可第一天起不来呵, 一屋人都睡着, 东北冬天多冷呵,零下二十几度,一出被窝冻得要命,我坚持早起 4 天,好了,不再觉得不舒服。“有种理论说,人用 3 周时间就能改变一种****惯,我只用了 4天。再比如说我练字, 我母亲说我字写得不好, 将来签个字什么的多难看, 我就开始练。每天值日生扫教室的时候, 在一片灰尘飞扬中我练半小时书法。到后来, 跑步呵, 练字呵, 我不觉得有多痛苦,反倒能从中找出很多乐趣。”乔慧存的好学和自律, 让人觉得近乎残酷, 一些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 他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做到了。像练吹口琴, 他直练得嘴唇都磨破了。中专 4年, 几乎没看过电视、没读过小说。琼瑶小说在班上都传遍了, 每个人都读, 但他愣是一本没碰……“你才十几岁, 父母又不在身边, 怎么就能挡住玩的诱惑?过这样单调乏味的生活, 你不觉得亏待自己了? ”我问乔慧存。他是这样回答的: “我会看,这个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会按这个标准来塑造自己, 这个过程会很痛苦、很枯燥, 但我能忍受。因为每成功一步,我都会受到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