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谏太宗十思疏》的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谏太宗十思疏》的教案.docx

上传人:lxydx666 2021/12/21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谏太宗十思疏》的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谏太宗十思疏》的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的作者是魏徵。这篇文章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辨析“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3、学习魏徵的高超的劝谏艺术。
  能力目标
  1、掌握作者反复开异,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技艺。
  2、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德育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
2
  教学重点
  1、掌握“浚、殷、冲、牧、壅、谬、董、振”等文言词的义项。
  2、理清思路,理解“十思”内容及其意义。
  3、学习文章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整齐而富于变化的风格特徵。
  教学难点
  1、文章第三段的内容理解。
  2、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意,体味语气,加强记诵)
  2、问答法(如对文章第1-2段浅显内容的分析理解)
  3、讨论法(如对文章第3段较深难内容的分析理解)
  4、探究拓展法(课内适当穿插一些文句训练,拓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鸽子,有一天,有大臣给他孝敬了一只非常可爱的鸽子,当他正玩得高兴的时侯,魏徵求见,急得他把鸽子左
3
放右藏就是找不着合适的地方,无奈之下就背过双手,抓在手里,不想一翻长谈之后鸽子不幸捂死,留下他独自感伤。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投示:太宗怕、敬重魏徵。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现在河北省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未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由于他生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事太宗,因此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魏徵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己,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这足见魏徵在当时的影响。
  衔接语:魏徵是以善谏著名的,善在何处,谏有何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谏太宗十思疏》。
  三、解题
  谏:规劝  十思:十条值得思考的情况
  疏: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
  衔接语:魏徵向太宗规劝了十条值得思考的情况,那他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背景。
4
  四、背景介绍(多媒体显示)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收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徵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十思疏》便是四疏中的一篇,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答魏徵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
  五、指导诵读
  听录音,学生纠正字音、注意断句,同时体会思想感情。后找一学生试读(任挑一段),教师指点方法。
  六、疏通文意:
  衔接语:学习文言,大纲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现象,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理解词句含义、积累文言现象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讨论后明确:实词、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等。
5
  1、师生共译第一、二段:疏通文意,重点解释实词、虚词、古今异义
  2、学生齐读第三段后以前后桌4人为一学习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作答
  要求:①同学间互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