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适应证】适用于各种出血情况下的急救止血与包扎, 尤其是大出血的急救处理, 以压迫止血、保护伤口飞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术前准备】 1. 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交待病情, 做好解释工作, 争取清醒病人配合。 2. 消毒用品、无菌纱布、棉垫、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 亦可用清洁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替代。【操作步骤】止血方法: l. 加压包扎法为最常用急救止血方法。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2. 堵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堵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四头带加压包扎, 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臀部等较深伤口。 3. 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4. 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或胭窝内放置棉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品, 屈曲关节, 用三角巾或布带作 8 字形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同时因此方法令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5. 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或经其他急救止血无效者。包括: ①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气囊止血带或长 lm 左右的橡皮管, 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 再以左手指、示指、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 2~3 圈,并将橡皮管末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②绞紧止血法: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者毛巾替代橡皮管, 先垫衬垫, 再将带子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短棒使带子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短棒固定在肢体上。包扎方法: 1. 绷带包扎法主要用于四肢及手、足部伤口的包扎及敷料、夹板的固定等。包括:环形包扎法——主要用于腕部和颈部;8 字形包扎法——用于关节附近的包扎; 螺旋形包扎法——主要用于上肢和大腿; 人字形包扎法一—多用于前臂和小腿等。 2. 三角巾包扎法依据伤口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三角巾包扎方法,常见的有: (1) 头顶部伤口: 采用帽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 3cm 宽, 底边正中放在眉间上部, 顶尖拉向枕部, 底边经耳上向后在枕部交叉并压住顶角, 再经耳上绕到额部拉紧打结, 顶角向上反折至底边内或用别针固定。(2) 头顶、面部或枕部伤口: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额前,底边中点打结放在枕部, 底边两角拉紧包住下颌, 再绕至枕骨结节下方打结,称为风帽式包扎法。(3) 颜面部较大范围的伤口:采用面具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下颌处,上提底边罩住头面,拉紧两底角至后枕部交叉, 再绕至前额部打结,包扎好后根据伤情在眼、鼻、口处剪洞。(4) 头、眼、耳处外伤:采用头眼包扎法。三角巾底边打结放在鼻梁上, 两底角拉向耳后下, 枕后交叉后绕至前额打结, 反折顶角向上固定。(5) 一侧眼球受伤:采用单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 4 指宽的带形, 将带子的上 1/3 盖住伤眼,下 2/3 从耳下至枕部, 再经健侧耳上至前额,压住另一端,最后绕经伤耳上,枕部至健侧耳上打结。(6) 双眼损伤; 采用双眼包扎法。先将带子中部压住一眼, 下端从耳后到枕部, 经对侧耳上至前额, 压住上端, 反折上端斜向下压住另一眼, 再绕至耳后、枕部, 至对侧耳上打结。(7) 下颌、耳部、前额或颞部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