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西洲曲演示文稿1.pptx

格式:pptx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洲曲演示文稿1.pptx

上传人:yunde113 2014/9/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洲曲演示文稿1.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释】
西洲:地名,未详所在。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纪念的地方。
下:落。落梅时节是本诗中男女共同纪念的时节。
鸦雏色:形容头发乌黑发亮。鸦雏,小鸦。
伯劳:鸣禽,仲夏始鸣。
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莲子:谐音“怜子”,就是“爱你”的意思。
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
彻底红:就是红得通透底里。
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悠悠:渺远。天海辽廓无边,所以说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梦的“悠悠
南朝民歌盛于南北朝时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华彩的一章。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与西曲两类。《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沈德潜称其“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卷十二),陈祚明则谓之“言情之绝唱”(《采菽堂古诗选》)。
作者之谜
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作江淹诗,但宋本却没有记载。在明清人编写的古诗选本里,又或作“晋辞”,或以为是梁武帝萧衍所作。但此诗具体在何时产生,又出自何人之手,千百年来谁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说明,扑朔迷离中一直难以形成定论。然从内容、修饰和风格看,它应当是经过文人润色改定的一首南朝乐府民歌,十分精致流利,广为后人传诵。
以小见大
从《蒹葭》、《西洲曲》来看《诗经》与南朝民歌
爱情
赏析
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示心境
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
时节变迁,巧用民间词语
蝉联而下,巧“接字”
首句:开宗明义,比兴,落下悬念
一折、一穿、一梳
一“露”,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怀。
一“开”,一“采”
低头,仰首,望
<<<back
早春时节可“折梅”,
春夏之交穿“单衫”,
仲夏之时“伯劳飞”,
于初秋“采红莲”,
值仲秋“弄莲子”,
到深秋“望飞鸿”。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