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465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12/23 文件大小:4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所选题号为18,五梁式,公路-Ⅱ级,标准跨径L=25m。
根据设计条件,查阅《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DG G60-2004(以下简称《公桥规》);查阅《公桥规》;查阅《公桥规》Ⅱ级时公路等级应为二级或三、四级公路,现假定为二级公路,且设计速度为60km/h,查阅《公桥规》--2,,该桥梁为双车道桥梁,为改善行车条件必须充分利用桥梁宽度增加行车道宽度,因此不设中间带。每车道宽度为(900/2)cm。%。
一、拟定上部结构尺寸
根据《公桥规》,取人行道桥面铺装厚为80mm,则桥面中心线处的桥面铺装的厚度为80mm+(9000/2)mm×%=148mm。
桥面净宽为11m,结构形式为五梁式,,翼板宽200cm,主梁梁肋20cm。
高跨比在1/15到1/25之间,即梁高在25×1/15m到25×1/25m之间,。
横隔梁高h=(3/4)H==110cm,梁肋宽取15cm;设5道横隔梁,间距取612cm。计算跨径:L=2450cm。
桥梁的横断面示意图及T梁的尺寸图如下:
图(1)
图(2)
一、行车道板(翼缘板)的设计与计算
行车道板采用铰接悬臂板形式。
桥面铺装层厚为cm,普通混凝土体积质量为
,钢筋混凝土悬臂板体积质量取。
恒载及其内力
(1) 每延米板体的恒载
桥面铺装:
T梁翼板:
恒载合计为:
(2) 每米宽板条每延米的恒载弯矩
悬臂板的悬挑长度:
每延米恒载弯矩:
每延米恒载剪力:
公路-II级产生的内力
根据《公桥规》-2,汽车后轴重P=140KN,,。
有效分布宽度为:
根据《公桥规》,汽车冲击系数,则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弯矩为:
作用与每延米行车道板上的剪力:
设计内力计算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内力组合,弯矩设计值为:
剪力设计值为: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内力组合,弯矩设计值为:
剪力的设计值为:
行车道板截面强度及配筋计算
拟采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50,受力钢筋采用HRB335,查《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以下简称《公预规》)、钢筋种类为HRB335时相对极限受压区高度。
拟采用単筋矩形截面形式。
假设,则有效受压区高度
求得
选用HRB335φ14间距100mm,,取保护层厚度为30mm,
配筋验算如下:
=
>
=
满足《公预规》。
板的配筋同时也满足《公预规》。
斜截面验算:
即满足,根据《公预规》条,当满足此式时可以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因此,板内分布钢筋采用R235φ8)钢筋,间距按15cm配置,配筋率为,保护层取30 mm,各种参数都符合构造要求。
主梁内力计算
恒载计算
沿主梁方向每延米桥面铺装恒载:

沿主梁方向每延米T梁翼板恒载:
人行道板厚设计成平均厚度为10cm,则每延米恒载:;
,每延米恒载:;
横隔梁间距为490cm,在主梁范围内总共设有5道,高110cm,梁肋宽15cm,每道横隔梁总长度为,重度取25KN /m,每延米恒载:
主梁梁肋每延米恒载:
最后得桥梁上部结构每延米恒载为:
每根主梁分担的每延米恒载:
活载内力计算
各主梁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注:主梁编号由左到右一次为1~5)
(A)支座处各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
在支座处或支座附近,荷载的绝大部分均通过相邻的主梁支座直接传到桥台。在从集中荷载直接作用在端横隔梁上的情形来看,虽然端横隔梁是连续与几根主梁相连接,但由于主梁的间距较小,且支座的弹性压缩和主梁的压缩变形微小,显然端横隔梁上荷载将主要传至相邻的两根主梁支座上。因此,用杠杆原理法计算支座处横向分布系数是完全可行的。
按照杠杆原理绘制1、2、3号梁的荷载横向影响线如下三个图:
图(3)
车道荷载:
人群荷载:
图(4)
车道荷载:
人群荷载:
图(5)
车道荷载:
人群荷载:
(B)跨中各主梁横向分布系数
该桥在跨中、四分之一跨度处及支座处均设有横隔梁,所以具有可靠的横向联结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