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监测技术
1)监测目的
①信息化施工——基坑及其周围环境状态判断,后续施工预测、建议
②优化设计——监测数据反馈于设计,优化设计
③“实验”研究——监测结果用于反演分析,验证、改进设计理论
1
完整最新版课件
2)监测对象与监测内容
支护结构(内力、变形)
坑周土体(土压力、变位)
地下水(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
周围环境(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隧道等的变形、位移)
2
完整最新版课件
在基坑开挖前制定系统的监测方案,在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中,用科学的仪器、设备和手段对支护结构、周边环境(土体、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等)的位移、倾斜、沉降、应力、开裂、基底隆起及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孔隙水压力变化等进行综合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比较勘察、设计所预期的性状与监测结果的差别,对原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并判断现有施工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反分析法计算和修正岩土力学参数,预测下一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新动态,为施工期间进行设计优化和合理施工提供可靠信息,对后续开挖提出建议,对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及时预报,当有异常时立即采取必要技术措施,防患未然,确保安全。
3
完整最新版课件
4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支护结构监测 1)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最重要的监测项目之一。每间隔5~20m设一个监测点,每条直边至少3~4点,关键部位适当加密。可选择以下方法进行监测:
5
完整最新版课件
①用铟钢丝、钢卷尺两用式位移收敛计对支护结构顶部进行收敛量测 。 ②用精密光学经纬仪进行观测 视准线法。 ③用铟钢丝式伸缩计进行量测 与自动记录系统相联,可连续获得水平位移曲线和位移速率曲线。 ④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6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支护结构倾斜监测 根据支护结构受力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在关键的地方设点监测①经纬仪观测法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在支护结构侧面布设测点,用光学经纬仪观测支护结构的倾斜。
7
完整最新版课件
②布设测斜管
一般情况下,基坑每边设1~3点,测斜管深度应不小于支护结构入土深度,采用高精度测斜仪定期进行监测,以掌握支护结构在各开挖施工阶段的倾斜变化情况,及时提供支护结构不同深度的水平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及分析计算结果。
8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支护结构沉降观测 可按常规方法用DSI型精密水准仪对支护结构的关键部位进行沉降观测。立柱桩沉降监测点直接布置在立柱桩上方的支撑面上。每根立柱桩的沉降量、位移量均需测量,特别对基坑中多个支撑交汇,受力复杂处的立柱应做为重点测点,对其变形与应力进行配套量测。
9
完整最新版课件
4) 支护结构应力监测 选择设计荷载较大或相对危险部位的支护桩(墙),用钢筋应力计对桩(墙)身钢筋和地圈梁(帽梁)、腰梁钢筋中较大应力断面处的应力进行监测,防止支护结构的结构性破坏。支护桩(墙)弯矩测点应选择基坑每侧中心处布置,~。
10
完整最新版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