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整理ppt
前言
学古文,老师常常让同学作翻译练习,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翻译,既能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能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翻译确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信”、“达”、“雅”。“信”,就是忠于原文的内容;“达”,就是行文要通畅;“雅”,就是语言要规范,翻译的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并力求保持原文的风格。
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力求字字落实;无法直译的,可以领悟原文精神,采用意译,要做到“对”而“不死”。
以下介绍几种具体办法:
整理ppt
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呢?
“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整理ppt
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到底怎样达到“二标准”呢?我们可以用“六方法”,“六方法”听起来好像复杂,其实就是六个字,一个标准三个字,简言之,就是“留删换”、“并补调”。
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并、补、调
整理ppt
一、留。就是说对文言文里的有些词语,可以照录,不必翻译。
1、保留国号、帝号、年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如: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
其中“公输盘”、“楚”、 “云梯”等词就可以保留。
2、保留文言文中一部分沿用至今的实词。如: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游褒禅山记》)
其中“山”、“五”、“六”、“里”、“有”等词可以保留。
整理ppt
二、删。文言文有些词,删去后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可以删略。
1、删除无意义的虚词。如: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其中“夫”是个句首助词,可以删掉。
再如: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其中助词“之”,只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以删去。
2、有的表敬副词可以删去。
如:张良曰:“谨诺。” (《鸿门宴》)
译成:张良说:“遵命。”删去了“谨” 。
整理ppt
3、删去偏义复词中作为陪衬的词,如: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
文中只有“母”“兄”的意思,“父”“弟”只做陪衬,翻译时可以删去。
4、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词。如:
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
其中“既”“已”都是“已经”的意思,翻译时删去一个。
整理ppt
三、换。就是替换,可以替换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把 文言文的某些词,换成与它相当的现代汉语的某些词。如:
吾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其中“吾”换成“我”;“闻”换成“听到”;“愈”换成“更加”;“悲” 换成“悲痛”。
2、用本字换通假字。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用本字“早” 换通假字“蚤”。
整理ppt
3、用适当词语换古文中的虚数。如: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十二”是个虚数,“十二卷”可译成“很多卷”。
4、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换成本体。
如: 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
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换译为: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整理ppt
四、并。在文言文的一些单句或对偶、排比的复句中有“变文”(“互文同义”)的用法 ,几个同义词配合使用。翻译时可以合并。如:
追亡逐北。(《过秦论》)
其中“追”“逐”都是“追逐”义;“亡”“北”都指“败逃的军队”,翻译时就可以合并译为“追逐败逃的军队”。
上面介绍的基本上是直译的方法,无法直译的,也不能逐字逐句地硬译,那就要在传达原作精神的前提下采用意译的方法。
整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