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非财务指标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的运用
作者:王艳
——兼评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测评法
分散决策、业绩评价与薪酬政策被视为现代公司控制体系的三大
支柱,其中业绩评价体系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
薪酬政策的基础,而业绩评价与薪酬政策又可以抑制分散决策的弊端,
降低其成本。可见,业绩评价是现代企业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目前,
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会计为基础的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受到了
质疑,实务界和学术界都在对此总是进行着不懈的研究。一个重要的
发展趋势就是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对非财务指标的运用,其中,
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测评法就是相关研究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
试对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发展趋势、改革动因进行分析,并对平衡记分
测评法加以评价,以期对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有所裨益。
一、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趋势:对非财务指标运用的增加
业绩评价体系在公司制定战略计划、 评价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经理
人员激励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许多经理人员感到以会计为
基础的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已不能圆满完成这些任务。美国管理会计协 : .
会(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MIA)1996 年所做的一
项调查发现仅有 15%的回应者认为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很好地
支持高层企业目标,而43%的人认为它不够好或不好。因此,许多公
司开始采用新的业绩评价体系,60%的回应者报告他们正在修改或计
划替换他们的业绩评价体系。
近几年来,企业业绩评价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在业绩评价指标体
系中引入非财务评价指标。大多数分析业绩评价指标选择的经济理论
指出业绩评价和激励体系应该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和助手在 1996 年调查了 203 位经理,85%的公司正在
通过运用非财务指标进行决策和业绩评价,试图克服以会计为基础的
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在 1996 年对 250 家大型美国公司
年度激励计划设计的调查中,托瓦一潘林发现存在三类主要的非财务
指标:经营、顾客和员工。目前,经常使用的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
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战略目标,如完成一项并购或项目
的关键部分,公司重组和管理层交接;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如员工满
意度和保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