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兼评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测评法分散决策、业绩评价与薪酬政策被视为现代公司控制体系的三大支柱,其中业绩评价体系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薪酬政策的基础,而业绩评价与薪酬政策又可以抑制分散决策的弊端,降低其成本。可见,业绩评价是现代企业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目前,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会计为基础的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受到了质疑,实务界和学术界都在对此总是进行着不懈的研究。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对非财务指标的运用,其中,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测评法就是相关研究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试对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发展趋势、改革动因进行分析,并对平衡记分测评法加以评价,以期对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有所裨益。一、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趋势(一)发展趋势:对非财务指标运用的增加业绩评价体系在公司制定战略计划、评价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经理人员激励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许多经理人员感到以会计为基础的传统业绩评价体系已不能圆满完成这些任务。美国管理会计协会(ounting,mia)1996年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仅有15%的回应者认为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很好地支持高层企业目标,而43%的人认为它不够好或不好。因此,许多公司开始采用新的业绩评价体系,60%的回应者报告他们正在修改或计划替换他们的业绩评价体系。(二)几种典型的融入非财务指标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1、德鲁克以改革为核心的观点德鲁克的观点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型,但他对竞争与改革的理解为非财务指标进入业绩评价系统提供了基础。德鲁克认为每一个企业组织,都需要一个核心能力:改革。因此,他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帮助企业记录和评价其改革方面,认为评价一个企业改革的出发点不能仅从其自身业绩出发。而应仔细评估其所处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改革,以及企业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业绩评价系统必须首先突出管理部门的思想意识,通过设计一系列特定性质的问题,提醒雇员注意真正需要重视的方面,再提供一个内在的组织机构,使雇员能够重视并发现这些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2、霍尔的“四尺度”论霍尔认为评价企业的业绩需以四个尺度为标准,即质量、作业时间、资源利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他把质量分为外部质量、内部质量和质量改进程序三种,下面又细化为若干指标。作业时间是把原材料变为完工产品的时间段,具体包括:工具检修时间、设备维修时间、改变产品和工序设计的时间等。资源利用尺度用以计量特定资源的消耗和与此相关的成本,如直接人工、原材料消耗、时间利用和机器利用情况。同时,企业需要有一定的人力资源贮备和能恰当评价和奖励雇员的管理系统。霍尔指出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对上述四个尺度的改进,减少竞争风险。 3、克罗斯和林奇的等级制度克罗斯和林奇提出了一个把企业总体战略与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业绩评价系统。为了强调总体战略与业绩指标的重要联系,他们列出了一个业绩金字塔。在业绩金字塔中,公司总体战略位于最高层,由此产生企业的具体战略目标,并向企业组织逐级传递,直到最基层的作业中心。有了合理的战略目标,作业中心就可以开始建立合理的经营效率指标,以满足战略目标的要求。然后,这些指标再反馈给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制订企业未来战略目标的基础。 4、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测评法与其他创新的业绩评价体系相比,平衡记分测评法的影响较大,应用较广。平衡记分法用顾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