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教育孩子正确交往与对待友谊.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孩子正确交往与对待友谊.doc

上传人:fy5186fy 2016/7/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孩子正确交往与对待友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育孩子正确交往和对待友谊谁不愿意有几个知己,可以倾诉衷肠?谁不愿意有几个朋友, 可以增添欢乐?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之间相互交往与日俱增,朋友、友谊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内容。小学六年级, 人生最为灿烂的时代,对朋友的向往最为强烈,对友谊的憧憬最为多彩。但 12、 13岁的孩子毕竟尚未成年,他们对朋友往往还缺少理智的分析,对怎样选择朋友往往有些迷惘。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交往和对待友谊呢?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和各位家长进行交流: 一、“近朱近墨”的联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我国晋代哲学家和文学家傅玄用来比喻人因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其****性的话。后来,人们把“近朱近墨”引伸为教育子女择邻、择友的警句。应该肯定,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环境和友人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时候或某种场合,这种作用可能起关键性的。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些少年失足者原先本质并不坏,只是因为交友不慎而被坏人引上了邪路。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一旦与坏人拉扯上了,要想洁身自好是很难的,尤其是对“免疫力”差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陷入坏人圈子,要想自拔就更是困难。所以,当家长要关心孩子交朋友这件事。我们知道,孩子进入少年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逐步发展,对父母渐渐地“疏远”起来,喜欢自个儿选择伙伴和结交朋友了。但是,这时的孩子还很不成熟,既无交友经验,更谈不上什么社会阅历,在交朋结友中很容易出问题。他们爱交朋友,却又不善于交朋友,往往以一时一事的好恶出发,凭一时半刻的热情,或者为着一点小利益就轻率交友,甚至与陌生人也很快交上朋友。他们还很幼稚,辨别能力很差,很容易受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比如“哥们义气”就对少年很有诱惑力。由于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是“哥们义气”,他们容易上当受骗。因盲目地崇尚“哥们义气”而被坏人带坏的不乏其例。因此,少年时期的孩子结交朋友,家长要格外留心,要及时地给予指导。首先,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和理解友谊。一个人在世界上是不能没有友谊的,纯洁的友谊对个人、对事业都有好处。爱因斯坦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普希金也说过,“不该是多情的诗句, 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要教育孩子珍惜友谊,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同时,教育孩子交朋友要慎重,对不熟悉的人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不要“一见钟情”。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荀子早就说过,“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其次,要教育孩子在交友中讲原则,有主见,把品德作为择友的第一标准。通过交往,如果发现对方心灵美,志趣高尚,确实可以信赖,就要珍惜和发展这种友谊。如果发展对方品行不端或自己志趣相异,则不宜继续这种友谊,该中止就要及时中止。有个“割席绝交”的成语,源于东汉时期的管宁和华歆同席地读书而不同志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天,管宁和华歆同助菜园, 见地上有块金子,管宁照样锄地不停,华歆则拾起金子看了又看, 当发现管宁依然冷漠,才不好意思地扔下金子。又有一次,两人在一起看书,门外驶过一辆大官的马车,管宁依然专心致志地读书,而华歆却丢下书本到门外去观看,并羡慕不已。管宁感到华歆这个人贪慕钱财,热衷功名,不是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 他把他俩共坐的席子愤然割断,以示绝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要使孩子懂得,对于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还是不交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