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坏死性筋膜炎.ppt

格式:ppt   大小:4,544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坏死性筋膜炎.ppt

上传人:相惜 2021/12/23 文件大小:4.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坏死性筋膜炎.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坏死性筋膜炎
郑州市中心医院ICU
/10万人。
澳人利亚坏死性筋膜炎存活者平均住院36d,患者平均花费64517澳元,其中63%患者在监护病房(ICU)。
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很高,且易误诊并造成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
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以四肢为多见,尤其是下肢;其次是会阴、颈部、面部、腹壁和背臀部等。
1、流行病学
2、致病因素及分型
坏死性筋膜炎分为两型,Ⅰ型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包括革兰阳性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创伤弧菌、脆弱拟杆菌和厌氧菌等;Ⅱ型多由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常伴有休克及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近年来发现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株变种——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有增多的趋势。
viloglu等研究显示,82%NF患者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3、临床表现
①早期:皮肤表现为红、肿、热、痛.硬,又称为“痛性红色肿胀”一与皮肤症状不成比例的异常疼痛足NF的特征性表现.即皮肤表现为光滑、发亮的弥漫性肿胀,肿胀范围大于红斑,边界不清,患者可伴有流感症候群,如发热、寒战、心动过速、肌肉酸痛、腹泻及呕叶,血压和神智正常。这-时期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数天
②中期:感染范围更加广泛,呈现鲜红色、淡紫色肿胀.水泡增多、变大,并逐渐由淡紫色、蓝灰色变成污灰色,疼痛和肿胀加剧,患者全身症状更加严重。③晚期或终末期:患者往往表现为持续高热、休克及多器官衰竭。
4 易患因素
糖尿病、肾病、肥胖、外周血管疾病、免疫低下、营养不良、年迈、静脉吸毒等。此外,皮肤擦伤、烫伤、刺伤、动物或昆虫咬伤、皮下注射胰岛素,手术如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小切口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不全流产常常是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的诱因。
5 发病机制
1、细菌内外毒素作用 链球菌、葡萄球菌产生透明质酸酶,破坏结缔绢织主要成分透明质酸,使得感染可存皮下组织迅速扩散;A组B一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纤溶酶和链激酶可致筋膜坏死;脂多糖内毒素、捷氧菌合成的肝素酶、需氧菌产生的固定补体物质均致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组织缺血性坏死。
2、炎症反应 炎性肿胀压迫局部血管,细菌及其毒素对管内皮细胞损伤使筋膜血管形成血栓,致使组织发牛凝固性坏死,结果又进一步促进细菌繁殖,形成恶性循环。
6、诊断及鉴别诊断
1、伤口探查和清创时软组织活枪是NF诊断的金标
准。同时行需氧菌及厌氧菌培养、革兰染色,以排除少见菌如梭状杆菌、弧菌及真菌感染。
2、手指试验可帮助诊断。局麻下行2cm左右切口。手指探入皮肤与筋膜之间。如发现无出血。有恶臭味脓液,皮肤与筋膜易分离。则为手指试验阳性.应高度怀疑NF.
(下页)
4、影像学 :摄X线平片、磁共振成像(MRI)及超声检查可探及组织结构紊乱和气体形成,并可确定健康组织边缘及软组织中的液体,从而真正了解病变的进展情况。MRl检查对NF最为敏感,但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软组织水肿和积液。
Fisher提出六条诊断标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向周围组织内扩散。   
。  
。  
、血培养未发现梭状芽胞杆菌。  
。   
发现有广泛白细胞浸润,筋膜和邻近组织灶性坏死和微血管栓塞。
鉴别诊断
1、蜂窝织炎:早期两者I临床签别诊断相当困难,蜂窝织炎只累及皮下组织,筋膜正常。
2、气性坏疽:侵及深部或污染伤口,其特点为肌肉迅速坏死,早期出现“咿扎”音,局部疼痛严重,全身中毒征象伴中枢神经系统改变。
7、治疗
NF是外科危重急症,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尽早清
创,纠正休克及多器官损伤,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和营养支持治疗。
1、24h内清创者死亡率为6%,而延迟清创者死亡率达到50%。皮肤、皮下及筋膜组织高度炎性肿胀,组织压力异常升高,应尽早切开减张弓l流,彻底清刨、绝不姑息。清创时切除范围应至边缘正常组织。创面可行清洁换药.并交替应用酶制剂如胶原酶进行清创,胶原酶由溶组织棱状芽胞杆菌产生.可以消化坏死组织.起到酶学清创的作用,缩矩了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