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市政道路维护工程.doc

格式:doc   大小:4,335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市政道路维护工程.doc

上传人:916581885 2021/12/23 文件大小:4.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市政道路维护工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市政道路维护工程
LT
1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㈠、工程简述
本工程为水磨沟区红山西路道路综合整治工程。
㈡、综合整治内容
1、机动车道
⑴、对路面塌陷、坑槽位置全部挖除后翻新重新做路面结构;对路面脱皮位置采用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罩面;对路面裂缝位置采用沥青灌缝处理;
⑵、对道路两侧损坏的路缘石拆除并更换新路缘石。
2、人行道
⑴、北侧人行道全线铺花砖,结构为6cm彩色花砖+15cm水泥稳定砂砾级配层(水泥含量4%)+20cm天然砂砾垫层;
⑵、南侧人行道路面塌陷、缺损位置重新恢复路面结构;
⑶、对路口及出入口缺少无障碍设施的位置,按照无障碍设施要求修建坡道。
2、其他项目
⑴、提升路面检查井,更换旧井盖;
⑵、线杆迁移。
㈢、主要工程量
1、机动车道
⑴、路面裂缝灌缝:50m,
2
⑵、拆除并安装路缘石(15*38*75cm):2140m;
⑶、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罩面4cm:210m2;
⑷、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5cm:305m2;
2、人行道
⑴、人行道铺花砖:7800m2。
⑵、拆除水泥混凝土路面:7800m2;
⑶、拆除路界石:1000m。
3、其他项目
⑴、检查井提升:18个;
⑵、更换井盖:6个;
⑶、线杆迁移:2根。
㈣、设备安装、材料说明
道路工程中使用的水泥稳定砂砾级配采用定点集中厂拌。水泥稳定砂砾级配拌和设备在考虑到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和环境的情况下,就近安装。施工中所有进场的成品材料必须“三证齐全”,并经过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按规定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㈤、工期及质量目标
1、施工工期:开工日期:2007年4月23日,竣工日期:2007年5月13日。
2、质量目标:整体工程质量验收一次性合格。
1
7、及时提供施工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
对施工中使用的砌块、砂浆等材料进行强度和配合比试验。
8、做好雨季施工安排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安排好针对雨季施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9、进行新技术项目的试制和试验
按照施工图设计的要求,认真进行新技术项目的试制和试验。
10、设置消防、安全设施,做好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的准备工作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建立消防、安全等组织机构和有关规章制度,布置安排好消防、保安等措施。
㈡、技术准备
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
施工单位收到施工项目的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后,应尽快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通常分为自审阶段、会审阶段和现场签证),通过审查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在工程开工前进行变更改正,为施工项目提供一份准确、齐全的施工图纸。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的内容有:施工项目建设的时间、地点、规模大小和使用功能;施工图纸是否完整、齐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图纸结构尺寸、坐标、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正确等。
2
2、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
为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除了掌握有关施工项目的书面资料外,还应该进行施工项目的实地勘察和调查,获得有关数据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拟定一个先进合理、切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
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建设地区的水准点和绝对标高等情况;地质构造、土的性质和类别、地基土的承载力、地震类别和烈度等情况;气温条件等情况;土的冻结深度等情况。
⑵、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
3、编制施工图预算
编制施工图预算是控制各项成本支出、考核用工、“两算”对比、签发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基层进行经济核算依据。
4、编制中标以后的施工组织设计
2
编制中标以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施工过程的经济技术文件。
㈢、物资准备
材料、构(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1、物资准备工作的内容
物资准备工作的内容包括:施工材料的准备;构(配)件、制品的加工准备;安装机具的准备;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
2、物资准备工作的程序
物资准备工作的程序是做好物资准备的重要手段,通常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⑴、根据施工预算、分部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的安排,拟定施工材料、构(配)件及制品、施工机具和工艺设备等物资的需要量计划。
⑵、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组织货源,确定加工、供应地点和供应方式,签订物资供应合同。
⑶、根据各种物资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