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抗震规范修订内容.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抗震规范修订内容.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抗震规范修订内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0 抗震规范修订内容小结梁兴文教授—— 2011 年 3月 10日一、本次修订主要增加章节: 1、建筑性能抗震设计 2、大跨度屋盖结构抗震设计 3、地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4、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5、多层工业厂房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二、局部条文修订: 1、第 3章新增 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内容, 明确给出了中震(即设防烈度)计算的 max ?值(表 -1 ):6度—— ;7度( )—— ; 7度( ) —— ; 8度( ) —— ; 8度( ) —— 。对于平时设计来说,主要用于超限审查做的中震不屈服或中震弹性设计,一般的结构计算也没必要做。 2、 条,将场地类别中的 I类细化为 I 0和I 1两个亚类。修订原因是考虑到剪切波速为 500-800m/s 的场地还不是很坚硬,将此种场地定为 I 1类,硬质岩石场地定为 I 0类。相应地,表 -2 提供了这两种场地类别的特征周期值,其中I 1类的特征周期值与 2001 规范中 I类场地的周期值相同。( I 0类根据地震分组相对 I 1减小 ) 3、 条调整场地土液化判别的深度范围和判别公式, 条增补软弱粘性土层的震陷判别方法及相应的处理对策; 4、 条增加大跨屋盖结构和地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容,增加了地震作用的计算要求,补充了多向、多点输入计算地震作用的原则规定,关于时程分析的选波规则有变化了。 5、 条: (1)增加了 6度罕遇地震的 max ?值。(以前 6度抗震性能化设计都是参考设计,这下有了明确界定) (2)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 。01规范只是在计算 8 度、 9度的罕遇地震才有此要求,现要求扩大至各种地震烈度。此条对超限审查的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等有影响。 6、 条,修改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曲线的表达式表面上没有变化,但其中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 1?及阻尼调整系数 2?的公式均有变化。 7、 条,增加了 6度地震计算的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要求, 01 规范只对 7-9 度有要求。(以前我们用的 6度区剪重比有了明确的条文支持了。) 另外,以往本层不满足只调整本层,现要求以上各层也要相应调整,分3种情况见新抗规条文说明。 8、 条,补充完善了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并补充了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取值的规定 9、 条,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有所调整。(1)注4明确表中的框架结构不包括异形柱框架结构,异形柱结构的适用高度应以异形柱规范为准。(2)8度地震的适用高度分为 两种要求。( 3)框架结构适用高度有所降低。(4)板柱-剪力墙结构的适用高度增大较多。 10、 条抗震等级,增加了 24m 作为抗震等级划分的高度分界。但含抗震墙的三种结构形式中 H在 24~25m 范围内的情况没有说明,应属笔误,建议按 25米以上考虑 11、 条第 3款修改: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